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生活旅游 > 正文

目录

1,刘伯承的事迹有哪些

刘伯承的事迹有哪些

  刘伯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那么你知道刘伯承的 事迹 有哪些有哪些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刘伯承的事迹,希望能帮到你。
  刘伯承的事迹有哪些
  就在部队边打边撤时,刘伯承突然发现身边一个士兵没有隐蔽,受到敌人火力的威胁,便马上扑过去,大声吼道:“危险,快趴下!”此时突然飞来一颗子弹射穿了他的颅顶,从右眼眶飞出,刘伯承的眼珠当即破裂流出眼窝,他痛得昏倒在地。

  刘伯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和人民解放军院校建设的奠基人之一,他1912年2月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 毕业 后分配到川军熊克武部担任司务长,由此开始了戎马生涯。从1913年至1927年春,他转战巴蜀10余载,5次绝境逢生,成为川中名将,并彻底与旧军队决裂,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实现了人生的重大转折。

  1916年初,云南都督蔡锷掀起了以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为宗旨的护国运动。刘伯承乘势自沪返川,与在当地坚持革命斗争的王伯常、康云程等组织了川东涪陵等地的武装起义,成立了以刘伯承为 军事 指挥的“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消息传开后,川东各地农民成群结队,带着刀枪自动来参加,使起义军迅速发展到2000多人。刘伯承指挥这支起义军神出鬼没地在川东各县打游击,使驻扎于此的北洋军吓得整日缩在城里,不敢轻易外出活动。

  同年春,云南护国军开赴川南,要与袁世凯的北洋军决一死战。为了支援云南护国军,刘伯承和王伯常 决定 率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北渡长江,攻取由北洋军重兵防守的丰都县城。这样不仅能够控制川东的大片地区,而且还可以切断长江的交通,既阻止袁世凯把援兵派到川南,又使入川作战的北洋军进退两难。刘伯承为此进行了周密的作战部署:一是在进军丰都的前几天,就派人到城里侦察,与那里的革命党人、哥老会首领接头联络,让他们派哥老会的武装人员混入城去;二是从护国军中挑选100多名机智勇敢的士兵换上便衣在城中潜伏起来,准备在护国军攻城时里应外合;三是派人暗中四处张贴、散发《讨袁檄文》和讨袁 标语 ,以动摇敌方军心。

  这一切准备就绪后,刘伯承等人于3月19日晨率部队向丰都急速开进,一直行进到距丰都城40公里的马口垭时停了下来。他一面派人去丰都城继续侦察敌情,命尖兵排沿途张贴布告、标语,绘出路段,设置茶水站,向丰都方向搜索前进;一面令大部队隐蔽在附近的树林里,准备吃完饭后继续前进。这时,侦察人员回来 报告 ,敌人在去丰都的大路上已布有伏兵。于是,刘伯承决定采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谋。在太阳快落山时,他带着大部队从马口垭出发,沿着左侧大路直扑丰都。

  走了十多里路时,他令部队停止前进,一直休息到天黑以后,又将后卫改为前锋,变尖兵为后卫,沿原路折返马口垭。然后,他们借着朦胧的月光,悄然改走右侧小路,于3月20日晨赶到距丰都城仅有1.5公里远的新城,并立即控制了附近的制高点。新城的敌军措不及防,很快被消灭。这时,潜伏在丰都城里准备内应的护国军和哥老会的武装人员,一听到城外枪响,立即按事先约定的作战计划直向西城门冲杀过来,并齐声呼喊:“护国军杀进城了,我们胜利了!”城里的敌人顿时方寸大乱,四处逃窜。城内的护国军趁机打开城门,城外的护国军大部队一拥而入,很快占领了丰都城。

  护国军攻克丰都的消息传开后,很快引来了北洋军六七个团的增援兵力。敌军数倍于我,情况万分危急。鉴于阻止牵制增援叙永、泸州之北洋军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牺牲,刘伯承当机立断,决定将部队撤出丰都城,转移到农村。就在部队边打边撤时,刘伯承突然发现身边一个士兵没有隐蔽,受到敌人火力的威胁,便马上扑过去,大声吼道:“危险,快趴下!”此时突然飞来一颗子弹射穿了他的颅顶,从右眼眶飞出,刘伯承的眼珠当即破裂流出眼窝,他痛得昏倒在地。

  见北洋军已攻入城内,战士们慌忙将刘伯承抬进一家药店,把他的头部包扎了后,藏到楼上的仓库里,并把门反锁上,以防敌人找到。不久,因北洋军烧杀抢掠,药店起火,刘伯承被烟雾呛醒。他奋力爬到门边,发现门被反锁,便砸开小窗,用被子蒙住头从窗口滚了出来,恰好被几个正在寻找他的战士看见。于是,刘伯承很快被转移出城,后虽经多方医治,但刘伯承还是永远失掉了右眼。
  刘伯承的基本简介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名伯昭,字伯承,小名孝生,以字行,四川省开县(今属重庆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中国现代杰出军事家、军事理论家,有“川中名将”、“军神”的称号。

  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后参加了护国、护法战争。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组织过沪顺起义、南昌起义,先后任过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军事学院院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他对中国革命军队的建立和壮大,对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不朽贡献。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

2,刘伯承简介

刘伯承简介: 刘伯承1892年在重庆市开州出生,是中国 *** 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同时也是中国人民 *** 的缔造者之一,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 刘伯承原名叫做刘明昭,也曾用过刘伯坚这个名字,在辛亥革命的时候从军,1926年加入了中国 *** ,先后参与过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重要战役。 在新中国成立了以后先后担任了 *** 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历任 *** 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 *** 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人民 *** 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的时候被 *** 中央授予元帅军衔。 1986年的10月7日,刘伯承元帅因为身患重病久治不愈,在北京去世,享年94岁。 扩展资料: 在军史上,彭德怀和刘伯承都是非常重要的近现代军事人物,他们同为军队高级将领、统帅,却因个性、军事观念等等区别,在合作中冲突,在冲突中合作,留下很多谜团。 最后,在军队反教条主义、反党宗派集团、到庐山会议,刘伯承和彭德怀终于黯然都走向了属于自己的悲剧。 1927年,刘伯承被武汉 *** 任命为暂编第15军军长。 虽然当年因为国共频繁发生分歧,刘伯承并没有上任,但是,他也成为第一个在正规国军担任军长的党内的人。 当时,国军第20军军长贺龙不是党员,在同年的南昌暴动中,刘伯承出任前敌参谋长,辅佐贺龙、叶挺指挥军事。 南昌暴动失败后,当年11月,刘伯承、 *** 等30余人赴苏联学习军事,刘伯承则先后入学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伏龙芝军事学院。 1929年,张学良在东北粗暴、简单推行革命外交意图拿回中东路路权,斯大林为此十分恼怒,于是,苏俄侵华的中东路战争爆发。 此时,刘伯承、 *** 、左权等人被秘密派遣西伯利亚,据当时在苏军伯力远东司令部担任参谋的伍修权回忆,刘伯承担任苏军远东工人游击队司令。 战后,苏军对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学员刘伯承大尉评语为以其丰富经验,可以被任命为高级指挥官。 1930年4月,中国红军快速发展。 李立三在上海总部给莫斯科的周总致函,要求在向中国红军调派军事骨干,就此,包括刘伯承在内的60来人的苏俄军校的中国军事学员在5月动身,于8月回到了上海。

3,刘伯承的革命小故事

刘伯承的革命小故事: 1942年,刘伯承与邓小平领导根据地军民实行生产自给,减租减息,精兵简政,度过了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岁月。1943年9月赴延安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6月当选为第七届中央委员。 日本投降后就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于1945年9~11月率部发起上党战役和邯郸战役,歼北犯的国民党军近6万人,并争取其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编第8军军长高树勋率部起义。 有力地配合了中共在重庆与国民党的谈判,打破了蒋介石北进的战略企图,为实现党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作出重要贡献。 刘伯承的主要贡献: 辛亥革命爆发时,刘伯承已经十九岁,他立即加入到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参加了学生军,次年入重庆陆军将校学堂速成班,毕业之后被分到蜀军第五师任司务长。 1915年护国战争爆发后,他又改任排长,由于作战勇敢,他被火线提升为连长,可是蜀军很快被袁世凯的军队打败了,就连指挥讨袁的蜀军总司令熊克武也被打跑了。部队失散,刘伯承回家暂避,不久,救国心切的刘伯承再次出来投身到革命斗争之中。 1916年,在讨袁护国斗争中,刘伯承组织起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很快这支队伍发展到两千余人。他率军攻下丰都,在反动军队的反扑他负重伤失去了右眼。然而,由于他指挥有方,作战勇敢,年仅二十四岁的刘伯承落下了川军名将的美称。

4,刘伯承的功绩有哪些?

1. 长征:刘伯承是长征中的主要领导之一,在长征中,他带领部队经历了极其艰苦的环境,并成功地完成了撤退任务。

2. 北平解放:1949年,刘伯承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北京,将国共内战中最后一个国家级城市纳入解放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奠定了基础。


3. 西藏解放:1950年,刘伯承率领部队入藏,成功地解放了西藏地区,确立了中央对西藏的统治。

4. 抗美援朝:刘伯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

5,刘伯承的功绩有哪些?

1. 长征:刘伯承是长征中的主要领导之一,在长征中,他带领部队经历了极其艰苦的环境,并成功地完成了撤退任务。

2. 北平解放:1949年,刘伯承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北京,将国共内战中最后一个国家级城市纳入解放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奠定了基础。


3. 西藏解放:1950年,刘伯承率领部队入藏,成功地解放了西藏地区,确立了中央对西藏的统治。

4. 抗美援朝:刘伯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