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张秀龙的介绍

张秀龙(1914—2015),湖北沔阳(今仙桃)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浙江省军区司令员、湖北省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15年10月21日18点09分不幸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因病离世。张秀龙是红二方面军最后一位离世的长征中任过团职以上职务的老红军,终年101岁。
2,张秀龙的人物轶事
张秀龙将军少年离家进入铁匠铺当学徒,参与为红军游击队打造刀枪兵器和散发传单、张贴标语等革命活动。他15岁参加红军,经历战斗数百次,至今身上还留有战争年代的弹片。1932年,张秀龙在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川汉独立团任警卫班长。一次战斗中,他带人一举击退敌人,还为红军搞回几百担粮食。贺龙夸奖他能干,“像个铁匠”。从此,“铁匠”将军的名声越叫越响。 长征时期,张秀龙任二军团9师17团参谋长,曾3次负伤。 一次,部队行至贵州毕节境内,与敌人交火。情况危急,师长郭鹏、政委廖汉生命令张秀龙带伤出征。他率先冲锋,带领部队,硬是将气势汹汹的敌人打得鬼哭狼嚎。战斗结束后,张秀龙的腿部受了重伤,部队撤离时,张秀龙不见了。师长郭鹏下令去找,才将受重伤的张秀龙找回。部队过了金沙江后,浑身是伤的张秀龙跟随部队爬过了雪山。在过草地时,积水淤黑,泥泞不堪,浅处没膝,深处没顶。加上又是雨季,本已泥泞的沼泽,更成漫漫泽国。由于沿途不能补给,部队断粮,官兵以野菜为食。一次,张秀龙肚子饿坏了,就扯了一把野菜塞进嘴里,过了一会,眼睛就变得灰蒙蒙的,全身开始浮肿。 张秀龙是从我省仙桃走出来的开国将军。自小家境贫寒,少年离家进入铁铺当学徒,为红军游击队造刀枪兵器、散发传单、张贴标语。15岁参加红军,南征北战几十年。1932年,张秀龙在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川汉独立团任警卫班长。一次战斗中,他带人一举击退敌人,还为红军运回几百担粮食。贺龙连夸他能干,“像个铁匠”。从此,“铁匠”之名越叫越响。此后的一次战斗中,部队伤亡惨重。临阵指挥的贺龙来到已任营长的张秀龙面前说:“铁匠,这次战斗就看你的了,你带人冲上去!”张秀龙率队英勇拼杀,将敌人打得溃不成军。长征时期,张秀龙任二军团9师17团参谋长,曾3次负伤。一次,部队行至贵州毕节境内,与敌人交火。情况危急,师长郭鹏、政委廖汉生命令张秀龙带伤出征。他带领部队,硬是将气势汹汹的敌人打得鬼哭狼嚎。战斗中,张秀龙的腿部负重伤。部队撤离时,大家发现他不见了。师长郭鹏下令去找,才将受伤的张秀龙找回。 部队过了金沙江后,张秀龙问贺龙:“前面高高的是什么山?”贺龙答道:“雪山。”随后,贺龙令战士给他穿上防寒的衣服,牵来一匹骡子,把张秀龙扶上骡子。就这样,浑身是伤的张秀龙跟随部队过了雪山。
3,开国上将多少个人?
57名,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傅钟、萧华、甘泗淇、宋任穷、赖传珠、洪学智、周士第; 郭天民、周纯全、杨至成、陈再道、陈奇涵、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刘震、陈锡联、韦国清、陈士榘、陈伯钧、钟期光、宋时轮、朱良才、董其武、唐亮、叶飞、杨得志、王新亭; 黄永胜、李天佑、陈明仁、贺炳炎、阎红彦、谢富治、陶峙岳、乌兰夫、周桓、杨勇、李志民、赵尔陆、王建安、李聚奎。 1、王震 王震(1908年4月11日-1993年3月12日),湖南浏阳人。1924年参加工作。1927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上将军衔。 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常委、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等职。 2、许世友 许世友(1905年2月28日-1985年10月22日),原名许仕友,字汉禹。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许家洼(今河南省新县许洼)。 1955年许世友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 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任。 1985年10月22日16时57分,许世友因病逝世,享年80岁。 3、洪学智 洪学智(1913—2006),安徽金寨人。1929年3月参加革命,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主任、副师长、军区副司令、军区司令、纵队司令、军长、兵团副司令等职,参加了长征、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后方勤务司令部司令员、总后勤部部长、省农机厅厅长、重工业厅厅长、石油化工局局长、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政协副主席等职。 参与指挥了解放海南岛战役、万山群岛战役、抗美援朝等。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2006年11月20日在北京病逝。 4、叶飞 叶飞(1914.5.7—1999.4.18),原名叶启亨,曾用名叶琛,军事家、政治家。祖籍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镇,生于菲律宾奎松省,是中国唯一具有双重国籍的开国上将。 叶飞幼年回国求学,求学期间开始参加秘密革命工作,1932年3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5、吕正操 吕正操(1904年1月4日-2009年10月13日),原名吕正超,字必之。奉天省海城县(今辽宁省海城市)人。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冀中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冀中军区司令员兼冀中行政公署主任,冀中区总指挥部副总指挥。1943的任晋绥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委员。 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副部长、代部长,中央军委军事运输司令员,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帅
4,开国上将有哪些人?
1955年开国上将以姓氏笔划为序,排名不分先后,名单如下: 1、王平; 2、王震; 3、王宏坤; 4、王建安; 5、王新亭; 6、韦国清; 7、乌兰夫; 8、邓华; 9、叶飞; 10、甘泗淇; 11、吕正操; 12、朱良才; 13、刘震; 14、刘亚楼; 15、许世友; 16、苏振华; 17、李达; 18、李涛; 19、李天佑; 20、李志民; 21、李克农; 22、李聚奎; 23、杨勇; 24、杨至成; 25、杨成武; 26、杨得志; 27、宋任穷; 28、宋时轮; 29、张宗逊; 30、张爱萍; 31、陈士榘; 32、陈再道; 33、陈伯钧; 34、陈明仁; 35、陈奇涵; 36、陈锡联; 37、周桓; 38、周士第; 39、周纯全; 40、赵尔陆; 41、洪学智; 42、钟期光; 43、贺炳炎; 44、郭天民; 45、唐亮; 46、陶峙岳; 47、萧华; 48、萧克; 49、阎红彦; 50、傅钟; 51、傅秋涛; 52、韩先楚; 53、董其武; 54、彭绍辉; 55、赖传珠。 这五十五名上将级别为: 一、正兵团级33名。 张宗逊、宋任穷、赵尔陆、萧克、王震、许世友、刘亚楼、邓华、杨得志、王宏坤、李克农、李达、杨成武、李涛(瑶族)、萧华、甘泗淇、赖传珠、陈奇涵、宋时轮、苏振华、陈锡联、陈士榘、王新亭、谢富治、李志民、黄永胜、朱良才、杨勇、傅钟、周士第、陶峙岳、董其武、陈明仁。 二、副兵团级19名。 周纯全、陈再道、彭绍辉、陈伯钧、张爱萍、傅秋涛、韩先楚、唐亮、洪学智、叶飞、周桓、李天佑、刘震、杨至成(侗族)、王平、钟期光、郭天民、韦国清(壮族)、吕正操。 四、准兵团级1名。 贺炳炎。 五、无军队级别者2名。 乌兰夫(蒙古族)、阎红彦。 扩展资料 解放前后,解放军干部和全国党政干部一样,较长时间实行供给制,没有工资,个人的吃穿用由公家全包,经济情况略有好转的地区,按照任职情况给予数量微薄的津贴,以补零用。 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地方和军队干部,才根据每个人参加革命工作的年限、历史贡献、所任职务等综合因素,评定了级别,干部按级别享受工资津贴和其他物质待遇。 开国上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55位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代表红军、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有杰出贡献的将领。 1956年和1958年,又有两位高级将领先后被授予上将军衔。这57位将军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过重大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开国上将”。 1956年授予王建安上将军衔。 1958年授予李聚奎上将军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开国上将;人民网-开国上将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