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孟尝君列传原文及翻译

孟尝君列传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文之父曰靖郭君田婴。田婴者,齐威王少子而齐宣王庶弟也。田婴自威王时任职用事,与成侯邹忌及田忌将而救韩伐魏。成侯与田忌争宠,成侯卖田忌。田忌惧,袭齐之边邑,不胜,亡走。会威王卒,宣王立,知成侯卖田忌,乃复召田忌以为将。 宣王二年,田忌与孙膑、田婴俱伐魏,败之马陵,虏魏太子申而杀魏将庞涓。宣王七年,田婴使于韩、魏,韩、魏服于齐。婴与韩昭侯、魏惠王会齐宣王东阿南,盟而去。明年,复与梁惠王会甄。是岁,梁惠王卒。宣王九年,田婴相齐。 齐宣王与魏襄王会徐州而相王也。楚威王闻之,怒田婴。明年,楚伐败齐师于徐州,而使人逐田婴。田婴使张丑说楚威王,威王乃止。田婴相齐十一年,宣王卒,愍王即位。即位三年,而封田婴于薛。 自齐王毁废孟尝君,诸客皆去。后召而复之,冯谖迎之。未到,孟尝君太息叹曰:"文常好客,遇客无所敢失,食客三千有余人,先生所知也。客见文一日废,皆背文而去,莫顾文者。今赖先生得复其位,客亦有何面目复见文乎?如复见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 译文 孟尝君姓田名文。田文的父亲叫靖郭君田婴。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田婴从威王时就任职当权,曾与成侯邹忌以及田忌带兵去救援韩国攻伐魏国。后来成侯与田忌争着得到齐王的宠信而嫌隙很深,结果成侯出卖了田忌。 田忌很害怕,就偷袭齐国边境的城邑,没拿下,便逃跑了。这时正赶上齐威王去世,宣王立为国君,宣王知道是成侯陷害田忌,就又召回了田忌并让他做了将领。宣王二年(公元前341年),田忌跟孙膑、田婴一起攻打魏国,在马陵战败魏国, 俘虏了魏太子申杀了魏国将领庞涓。 宣王七年(公元前336年),田婴奉命出使韩国和魏国,经过他的一番活动使韩国、魏国归服于齐国。田婴陪着韩昭侯、魏惠王在东阿南会见齐宣王,三国结盟缔约后便离开了。第二年,宣王又与梁惠王在甄地盟会。 这一年,梁惠王去世。宣王九年(公元前334年),田婴任齐国宰相。 齐宣王与魏襄王在徐州盟会互相尊称为王。楚威王 得知这件事,对田婴很恼火, 认为是他一手策划的。第二年,楚国进攻齐国,在徐州战败了齐国军队,便派人追捕田婴。 田婴派张丑去劝说楚威王,楚威王才算罢休。田婴在齐国任相十一年,宣王去世,愍王立为国君。愍王即位三年,赐封田婴于薛邑。 自从齐王因受毁谤之言的蛊惑而罢免了孟尝君,那些宾客们都离开了他。后来齐王召回并恢复了孟尝君的官位,冯欢去迎接他。还没到京城的时候,孟尝君深深感叹说:"我素常喜好宾客,乐于养士,接待宾客从不敢有任何失礼之处,有食客三千多人,这是先生您所了解的。 宾客们看到我一旦被罢官,都背离我而离去,没有一个顾念我的。如今靠着先生得以恢复我的宰相官位,那些离去的宾客还有什么脸面再见我呢?如果有再见我的,我一定唾他的脸,狠狠地羞辱他。"听了这番话后,冯欢收住缰绳,下车而行拜礼。 孟尝君也立即下车还礼,说:"先生是替那些宾客道歉吗?"冯欢说:"并不是替宾客道歉,是因为您的话说错了。说来,万物都有其必然的终结,世事都有其常规常理,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孟尝君说:"我不明白说的是什么意思。" 冯欢说:"活物一定有死亡的时候,这是活物的必然归结;富贵的人多宾客,贫贱的人少朋友,事情本来就是如此。您难道没看到人们奔向市集吗?天刚亮,人们向市集里拥挤,侧着肩膀争夺入口;日落之后,经过市集的人甩着手臂连头也不回。 不是人们喜欢早晨而厌恶傍晚,而是由于所期望得到的东西市中已经没有了。如今您失去了官位,宾客都离去,不能因此怨恨宾客而平白截断他们奔向您的通路。 希望您对待宾客像过去一样。"孟尝君连续两次下拜说:"我恭敬地听从您的指教了。听先生的话,敢不恭敬地接受教导吗。" "冯谖结辔下拜。孟尝君下车接之,曰:"先生为客谢乎?"冯谖曰:"非为客谢也,为君之言失。夫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尝君曰:"愚不知所谓也。"曰:"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 君独不见夫趣市朝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非好朝而恶暮,所期物忘其中。今君失位,宾客皆去,不足以怨士而徒绝宾客之路。愿君遇客如故。"孟尝君再拜曰:"敬从命矣。闻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
2,孟尝君列传原文及翻译
你好!《孟尝君列传》节选原文如下: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齐王惑于秦、楚之毁,以为孟尝君名高其主而擅齐之权,遂废孟尝君。诸客见孟尝君废,皆去。冯驩乃西说秦王曰:“王亦知齐之废孟尝君乎?使齐重于天下者,孟尝君也。今齐王以毁废之,其心怨,必背齐;背齐入秦,则齐之情,人事之诚,尽委之秦,齐地可得也。君急使使载币阴迎孟尝君,不可失时也。”秦王大悦,乃遣车十乘黄金百镒以迎孟尝君。冯驩辞以先行,至齐,说齐王曰:“今臣窃闻秦遣使车十乘载黄金百镒以迎孟尝君。孟尝君不西则已,西入相秦则天下归之,临淄、即墨危矣。王何不先秦使之未到,复孟尝君,折秦之谋,而绝其霸强之略。”齐王曰:“善。”王召孟尝君而复其相位,而与其故邑之地,又益以千户。 自齐王毁废孟尝君,诸客皆去。后召而复之,冯驩迎之。未到,孟尝君太息叹曰:“文常好客,遇客无所敢失,食客三千有余人,先所知也。客见文一日废,皆背文而去,莫顾文者。今赖先得复其位,客亦有何面目复见文乎?如复见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冯驩结辔下拜。孟尝君下车接之,曰:“先生为客谢乎?”冯驩曰:“非为客谢也,为君之言失。夫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尝君曰:“愚不知所谓也。”曰:“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君独不见夫朝趣市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非好朝而恶暮,所期物忘其中。今君失位,宾客皆去,不足以怨士而徒绝宾客之路。愿君遇客如故。”孟尝君再拜曰:“敬从命矣。闻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 翻译: 孟尝君姓田名文。齐王受到秦国和楚国毁谤言论的蛊惑,认为孟尝君的名声压倒了自己,独揽齐国大权,终于罢了孟尝君的官。那些宾客看到孟尝君被罢了官,一个个都离开了他。冯欢就乘车向西到了秦国游说秦王说:“大王也知道齐国罢了孟尝君的官吧?使齐国受到天下敬重的,就是孟尝君。如今齐国国君听信了毁谤之言而把孟尝君罢免,孟尝君心中无比怨愤,必定背离齐国;他背离齐国进入秦国,那么齐国的国情,朝廷中下至君王下至官吏的状况都将为秦国所掌握。您将得到整个齐国的土地,岂只是称雄呢!您赶快派使者载着礼物暗地里去迎接孟尝君,不能失掉良机啊。”秦王听了非常高兴,就派遣十辆马车载着百镒黄金去迎接孟尝君。冯欢告别了秦王而抢在使者前面赶往齐国,到了齐国,劝说齐王道:“现在我私下得知秦国已经派遣使者带着十辆马车载着百镒黄金来迎接孟尝君了。孟尝君不西去就罢了,如果西去担任秦国宰相,那么天下将归秦国所有,秦国是强大的雄国,齐国就是软弱无力的雌国,软弱无力,那么临淄、即墨就危在旦夕了。大王为什么不在秦国使者没到达之前,赶快恢复孟尝君的官位并给他增加封邑来向他表示道歉呢?如果这么做了,孟尝君必定高兴而情愿接受。秦国虽是强国,岂能够任意到别的国家迎接人家的宰相呢!要挫败秦国的阴谋,断绝它称强称霸的计划。”齐王听后,顿时明白过来说:“好。”齐王召回孟尝君并且恢复了他的宰相官位,同时还给了他原来封邑的土地,又给他增加了千户。 自从齐王因受毁谤之言的蛊惑而罢免了孟尝君,那些宾客们都离开了他。后来齐王召回并恢复了孟尝君的官位,冯欢去迎接他。还没到京城的时候,孟尝君深深感叹说:“我素常喜好宾客,乐于养士,接待宾客从不敢有任何失礼之处,有食客三千多人,这是先生您所了解的。宾客们看到我一旦被罢官,都背离我而离去,没有一个顾念我的。如今靠着先生得以恢复我的宰相官位,那些离去的宾客还有什么脸面再见我呢?如果有再见我的,我一定唾他的脸,狠狠地羞辱他。”听了这番话后,冯欢收住缰绳,下车而行拜礼。孟尝君也立即下车还礼,说:“先生是替那些宾客道歉吗?”冯欢说:“并不是替宾客道歉,是因为您的话说错了。说来,万物都有其必然的终结,世事都有其常规常理,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孟尝君说:“我不明白说的是什么意思。”冯欢说:“活物一定有死亡的时候,这是活物的必然归结;富贵的人多宾客,贫贱的人少朋友,事情本来就是如此。您难道没看到人们奔向市集吗?天刚亮,人们向市集里拥挤,侧着肩膀争夺入口;日落之后,经过市集的人甩着手臂连头也不回。不是人们喜欢早晨而厌恶傍晚,而是由于所期望得到的东西市中已经没有了。如今您失去了官位,宾客都离去,不能因此怨恨宾客而平白截断他们奔向您的通路。希望您对待宾客像过去一样。”孟尝君连续两次下拜说:“我恭敬地听从您的指教了。听先生的话,敢不恭敬地接受教导吗。” 综上,希望可以帮到你!
3,孟尝君劝父的故事
关于孟尝君劝父的故事
孟尝君的父亲田婴是一个特别迷信的人,他事无巨细,都喜欢让人占卜一下吉凶。田文出生那天恰好是五月初五,算命先生说:这个孩子长到门那么高的时候,会对田婴不利。田婴于是硬起心肠,让田文母亲把孩子扔掉。母亲哪里舍得扔掉孩子,就让人偷偷地把孩子带到一个隐蔽的地方藏了起来。
但是纸里终究包不住火。孟尝君一天天地长大了,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大。有一天,他的行踪被田婴的侍卫发现了。田婴顿时怒不可遏,他气势汹汹地冲到小田文居住的地方,火冒三丈地质问田文母亲:“谁让你养大他的?”
田文母亲吓得瑟瑟发抖,紧紧地搂着自己的孩子,生怕给人抢了去,害怕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小田文看到这样的情景,却表现出一种与其年龄不相称的冷静。他恭敬地给父亲行了礼,然后不慌不忙地问道:“父亲大人,您为什么不要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非得让母亲把我扔掉?”
田婴怒气冲冲地说:“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长到门那么高的时候就会对我不利。”“原来如此,”小田文微微一笑,“您说人的命运是由什么支配的呢,难道是由大门支配的吗?”
“这……这……”田婴一下子被问住了。
小田文不给他思索的`机会,紧接着又说道:“人的命运,如果是由上天或者自己支配的话,那么父亲又何必担忧呢?如果是由大门支配的话,那就把大门开高些好了,那么高的门谁又能和它长得一般高呢?”
田婴觉得田文小小年纪,谈吐不俗,以后一定会有所作为,就决定将这个孩子带在身边抚养。他骄傲地对田文说:“你真幸运,只要你能成器,你看我的这些家产,都将是你的!”田文并没有拜谢父亲,却问道:“请问父亲,儿子的儿子,叫什么?”
田婴不知道田文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就随口答了一句:“孙子。”
“孙子的孙子又叫什么?”
田婴对此毫无兴趣,很不耐烦地回答说:“曾孙。”
“曾孙的孙子又叫什么呢?”田文“紧追不舍”地问道。
田婴对田文无休止的追问感到非常恼火,他生气地说:“我不知道!”
小田文这时候才开口说道:“父亲请您不要生气,我只是有点不明白,您在齐国很受重视,历经三位君王,声名显赫。这么多年过去了,齐国的疆域并没有变大,可是您的私人财富却积累了万金!您的仆人身穿绸纱细绫,可是老百姓却连粗布也穿不上;您的仆妾有剩余的饭粮肉食,可是老百姓却连糟糠都吃不饱。现在国家的困境越来越严重,而您却还在尽力地积蓄、贮藏财物,想把它留给那些您方才所说的不知道是谁的子子孙孙,您不觉得您的做法很奇怪吗?”
田婴听后,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他仔细地看了看眼前这个十来岁的少年,不敢相信有着如此深刻见解的话语竟是从这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嘴里说出来的,惊讶不已。他拉着田文的手,激动地说:“好孩子,你说的对!有你这样的认识,何愁我齐国不强大呀!”此后,田婴逢人便夸小田文聪明,田文也逐渐声名远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