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塞罕坝林场的历史是什么?

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在辽、金时期称作"千里松林",曾作为皇帝狩猎之所。 公元年,清朝康熙大帝在平定了"三藩之乱"之后,巡幸塞外,看中了这块"南拱京师,北控漠北,山川险峻,里程适中"的漠南蒙古游牧地。 康熙大帝借皇帝"春搜、夏苗、秋狝、冬狩"四季狩猎的古代礼仪,同时锤练满族八旗的战斗力,实行怀柔政策绥服蒙古,遏制沙俄侵略北疆,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统一等巩固国家政权的多种政治因素。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最北部,毗邻京、津、内蒙,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和坝上山地,地势分为坝上、坝下两部分:坝上是内蒙古高原南缘,以丘陵、曼甸为主,海拔1500——1940米。 坝下是阴山山脉与大兴安岭余脉交汇处,典型的山地地形,海拔1010一1500米。坝内是滦河、辽河的发源地之一。 2021年2月25日,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
2,塞罕坝林场在哪里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地处内蒙古高原与河北北部山地的交接处,地貌上界于内蒙古熔岩高原和冀北山地之间,曾作为皇帝狩猎之所,被誉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1、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地处内蒙古高原与河北北部山地的交接处,地貌上界于内蒙古熔岩高原和冀北山地之间,主要是高原台地;东西长51.46千米,南北宽17.84千米,区域海拔高度1500-2067米,面积20029公顷。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地方,在辽、金时期称作“千里松林”,曾作为皇帝狩猎之所,被誉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2、主要景点: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塞罕坝草原、七星湖湿地公园、塞罕塔、泰丰湖、月亮湖。
3,塞罕坝在哪?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43.3℃,年均积雪日数169天,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47天,年均无霜期仅72天。辽、金时期,被称作“千里松林”,曾作为皇帝狩猎之所。清朝曾在此设立“木兰围场”。 扩展资料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有“中国绿色明珠”和“华北绿宝石”之称,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兼具森林草原景观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风光绚烂多彩,是摄影家的天堂。 这里有森林景观110万亩,草原景观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8%。独特的气候与悠久的历史,造就了这里特殊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其中金莲映日、泰丰湖、七星湖、滦河源头、塞罕塔等,都是经典的必游景点,风景如诗般醉人,美不胜收。 这里既有清代历史遗迹、又有浓郁的满蒙风情,风光自然优美、气候凉爽宜人,加之靠近京、津的地理优势,每年都有几十万海内外游人到此观光、度假,是夏季避暑观光、秋季观赏红叶、冬季狩猎滑雪的生态旅游胜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塞罕坝
4,塞罕坝在哪个省哪个市
塞罕坝在河北省承德市。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地处内蒙古高原与河北北部山地的交接处,地貌上界于内蒙古熔岩高原和冀北山地之间,主要是高原台地。名字中"塞罕"是蒙语,意为"美丽";"坝"是汉语,意为"高岭",全名可译为"美丽的高岭"。东西长51.46千米,南北宽17.84千米。区域海拔高度1500-1939.6米,面积20029公顷。 塞罕坝地处典型的森林—草原交错带和高原—丘陵—曼甸—接坝山地移行地段,既有森林、又有草原;既有河流、又有湖泊;既有山地、又有高原;既有丘陵、又有曼甸。同时,塞罕坝也是滦河与辽河的发源地之一,因此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