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湄洲岛妈祖金身来历 你可以来这看

1、妈祖,原名林默娘,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诞生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相传妈祖扶危济困,救助海难,被尊为“海上女神”。
2、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2亿多名妈祖信众,台湾全岛有1000多万名妈祖信众。
3、妈祖金身,又称“巡天妈祖”,位于莆田市秀屿区湄洲妈祖祖庙内,湄洲妈祖祖庙寝殿神龛正中奉祀的妈祖是“妈祖金身”,“金身”不是用金铸造的,而是意味着妈祖其身“金贵”,其位“至尊”。
2,湄洲妈祖
湄洲妈祖
妈祖文化有一千年的历史了,风风雨雨,百媚千红。若非天后湄洲庙,相乐谁同一笑中。妈祖文化前期阶段,王公大臣文人武将往往把祭祀妈祖看作特权。如今,那个时代早已过去了。劳动人民作为社会的主人,已经可以自由地讲述文化感受,也可以愉快地表达文化欢乐。同时,由于生产力提高,新时代热衷妈祖文化活动的人,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深入人心,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前景一片光明,台湾海峡两岸,妈祖文化还会继续升温。
湄洲开造化,海外越精神。妈祖文化风生水起,千姿百态,已成为亮丽风景线,太有魅力了。乐此不疲的人,有增无减,大有人在。妈祖文化的内涵,平安,和平,谦受益,天道酬勤,正在不断地发扬光大。我试一试,搞一个小册子《湄洲妈祖》,心平气和,丰富多彩,试图以一种新颖的笔调,愉快的八股诵,透过表层的迷雾,表达出自己对于妈祖文化的认识和感悟。祈灵恭向湄洲西,神语亲承天后音。对于妈祖文化入门,这个小册子,读一读,听一听,会有一些有益的帮助。
妈祖文化像雾像雨又像风,似有似无,若隐若现,含蓄、朦胧。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人们所看到的,也许只是浮出海面的冰山的一角。对于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来说,了解、认识、把握和运用妈祖文化,并不太容易。原始的妈祖文化活动,包括有进香、许愿、归宁、点灯、出巡、散福、祭典、过炉、分灵、褒封、默祷等,心意须诚,礼仪须周。现代的妈祖文化活动,有了一些创新,富有时代色彩。海神登太室,永佑吾无穷。妈祖文化的大门向每个人敞开,可要想踏进妈祖文化的真善美的殿堂,还真得要有诚心,还要有一些时间方面的积累。
人间正道是沧桑。在阳光底下,吃苦受累,是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人人一本难念的经。当一天和尚,念一天经;扫一天地来,敲一天钟。佛理,亦妈祖文化。人人都可成佛,又不是人人都会成佛。妈祖文化,当然也是吃苦受累的文化。妈祖小故事,窥井得符,乘席渡海,铁马渡江,舫海寻兄……闪耀着浪漫主义的迷人光彩。故事之中,点点滴滴,都是妈祖心血和汗水的结晶。妈祖短暂的人生二十八年,日夜奔波,风雨无阻,吃苦受累,历尽沧桑。“默”的妈祖花,是辛劳的汗水浇灌出来的。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夜夫妻百日恩,这才是生活的不朽主题,才是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相比之下,妈祖文化是“第二位”的东西。中国的正统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儒家文化。孔孟之道如同日月之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应当尽力学习。妈祖文化像雾像雨又像风,了解一些,学而时习之,自然也有好处。像雾像雨又像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半生未得吾忘我,一默方知妙入神。从理论上讲,妈祖文化似乎无可表述,而在实际上,表述却是大量的,丰富的,波涛汹涌的。
许多妈祖文化典籍的作者,都是孔孟之徒。孔孟之道主张,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而看似矛盾的文化存在,却又和谐地存在着,并被奇迹地流传下来。这,妈祖文化的神奇处。清晨时刻,是妈祖文化许愿和默祷的最佳时刻,是人与神相互交通的最佳时刻,也是思考的时刻。向妈祖祈求,也就是对心灵祈求。妈祖住在每一个的心灵里。燃香凝思,自求多福,是妈祖文化入门的最佳捷径之一。自助,人助,神助。平安,首先要坚定地依靠自己。老天爷给一个人的双手和头脑,可不是光给人玩的。妈祖帮助自助者。天道酬勤。
妈祖文化认为,只要自己是正确的,那世界就一定是正确的。世界不会错,社会不会错,时代不会错,妈祖也不会错。如果错了,毛病肯定在自己身上。不怨天,不尤人,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这才是妈祖文化。妈祖文化,是不慌不忙的。从来没有过这样一个人,他敢说,他从来没有由于仓促不在意,导致手忙脚乱,而铸成错误。忙中出错是普遍的错误之一,也肯定是损失最为严重的错误。人生旅途迷雾重重,风风雨雨,要不慌不忙,三思而行。利用清晨的一刻钟,为一天作大体上的安排,有意义。不慌不忙,也是妈祖文化入门的捷径之一。
当然,千万不要以为,学习、生活和工作,就是长时间的思考。那些优柔寡断的人,浪费了太多的人生成就和生活乐趣。正如人类社会中的大部分事物一样,妈祖文化是简单的,妈祖文化中的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上一趟妈祖庙,烧一柱香。而且,世界上所有的妈祖庙,从灵应的角度看,完全一样。简单,有效,心诚则灵,也是妈祖文化入门的捷径之一。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妈祖庙,非常多。其中新加坡天福宫,澳门妈祖阁,天津天后娘娘庙等近百座妈祖庙,都相当有名气。莆田和台湾的妈祖庙,更古老,更地道。庙不在名,心诚则灵。最灵的那座妈祖庙,总是在离一个人最近的地方。
3,妈祖庙在哪里妈祖庙湄洲岛
妈祖是我国沿海地带居民,特别是渔民较为信仰的一种神_,大家出海之前为了祈福平安都会祭拜妈祖,保佑出海平安,一切顺风顺水,逐渐成为当地极具影响力的民间信仰,下面给大家分享妈祖庙在什么地方。明清海禁,泉州港衰落,大批民众为了生计下南洋过台湾,妈祖信仰也随着商人和移民的足迹更为广泛地传播,在台湾,由泉州天后宫分灵而来的称“温陵妈”湄洲祖庙湄洲妈祖祖庙坐落在“妈祖信俗遗产地”莆田市湄洲岛。湄洲岛因形似娥眉而得名,面积14多平方公里。这里四季如春,绿树成荫,天蓝水净,空气清新。岛上景色秀丽,有号称“天下第一滩”的黄金沙滩九头尾,有“天然盆景”之绝的日纹坑,有鬼斧神工之妙的鹅尾山,还有如诉如歌的千古绝唱湄屿潮音妈祖简介妈祖本姓林,名默,人们称之为默娘,莆田县人妈祖像,她在人间只活了二十八个春秋,可她的名字,却被人们传诵了一千多年,传说她自出生至满月,不啼不哭,默默无闻。她从小习水性,识潮音,还会看星象;长大后“窥井得符”,能“化木附舟”,一次又一次救助海难,她曾经高举火把,把自家的屋舍,燃成熊熊火焰,给迷失的商船导航;她矢志不嫁,把救难扶困,当作终极的目标。公元九八七年九月初九,她在湄洲湾口救助遇难的船只时不幸捐躯,年仅28岁,她死后,仍魂系海天,每每风高浪急,樯桅摧折之际,她便会化成红衣女子,伫立云头,指引商旅舟楫,逢凶化吉。千百年来,人们为了缅怀这位勇敢善良的女性,到处立庙祭祀她,自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直至清代,共有14个皇帝先后对她敕封了36次,使她成了万众敬仰的“天上圣母”、“海上女神”。在妈祖庙附近,有“升天古迹”、“观澜”石、“妈祖镜”、“妈祖镜潮音洞”等景观,庙里还有重修碑记、御赐金玺、御赐匾额等文物。“升天古迹”摩崖题刻在妈祖庙寝殿后的一块巨大石壁之上,旁有一行小字:住持僧照乘和尚叩立世原洋。石壁上隐约可见千年前仅“落落数椽”的“神女祠”、“人”字形造型。伫立此处,举头西望,对岸贤良港隐约可见。相传,默娘就是在此附近的“石鼓”上坐化升天的。
4,妈祖庙在哪里妈祖庙湄洲岛
妈祖是我国沿海地带居民,特别是渔民较为信仰的一种神_,大家出海之前为了祈福平安都会祭拜妈祖,保佑出海平安,一切顺风顺水,逐渐成为当地极具影响力的民间信仰,下面给大家分享妈祖庙在什么地方。 明清海禁,泉州港衰落,大批民众为了生计下南洋过台湾,妈祖信仰也随着商人和移民的足迹更为广泛地传播,在台湾,由泉州天后宫分灵而来的称“温陵妈” 湄洲祖庙湄洲妈祖祖庙坐落在“妈祖信俗遗产地”莆田市湄洲岛。湄洲岛因形似娥眉而得名,面积14多平方公里。这里四季如春,绿树成荫,天蓝水净,空气清新。 岛上景色秀丽,有号称“天下第一滩”的黄金沙滩九头尾,有“天然盆景”之绝的日纹坑,有鬼斧神工之妙的鹅尾山,还有如诉如歌的千古绝唱湄屿潮音 妈祖简介妈祖本姓林,名默,人们称之为默娘,莆田县人妈祖像,她在人间只活了二十八个春秋,可她的名字,却被人们传诵了一千多年,传说她自出生至满月,不啼不哭,默默无闻。 她从小习水性,识潮音,还会看星象;长大后“窥井得符”,能“化木附舟”,一次又一次救助海难,她曾经高举火把,把自家的屋舍,燃成熊熊火焰,给迷失的商船导航;她矢志不嫁,把救难扶困,当作终极的目标。 公元九八七年九月初九,她在湄洲湾口救助遇难的船只时不幸捐躯,年仅28岁,她死后,仍魂系海天,每每风高浪急,樯桅摧折之际,她便会化成红衣女子,伫立云头,指引商旅舟楫,逢凶化吉。 千百年来,人们为了缅怀这位勇敢善良的女性,到处立庙祭祀她,自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直至清代,共有14个皇帝先后对她敕封了36次,使她成了万众敬仰的“天上圣母”、“海上女神”。 在妈祖庙附近,有“升天古迹”、“观澜”石、“妈祖镜”、“妈祖镜潮音洞”等景观,庙里还有重修碑记、御赐金玺、御赐匾额等文物。 “升天古迹”摩崖题刻在妈祖庙寝殿后的一块巨大石壁之上,旁有一行小字:住持僧照乘和尚叩立世原洋。石壁上隐约可见千年前仅“落落数椽”的“神女祠”、“人”字形造型。 伫立此处,举头西望,对岸贤良港隐约可见。相传,默娘就是在此附近的“石鼓”上坐化升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