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爱晚亭的来历 爱晚寓意

爱晚亭的来历和爱晚的寓意如下: 一、爱晚亭的来历: 爱晚亭是由在1792年清朝乾隆年间由岳麓书院的院长罗典所建成的,由于旁边有许多枫叶当时取名红叶亭。后来毕沅觉得这个名字太俗了。后根据杜牧的诗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而取名爱晚的,确实这个名字听起来更有雅韵。 二、爱晚的寓意: 爱晚应该是关爱晚年老人之意。其之所以命名为爱晚亭,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意及风景并无关系,因为周边并无枫树,也无可泊车的地方。但从其建亭的初衷及如今成为老人们活动聚集场所来看,这爱晚应该是关爱晚年老人之意。 亭子虽然不大,也不起眼,人们的关注度较低,但其建亭的初心,却体现了孟子所言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老思想。 文物遗存: 爱晚亭内悬饰匾额,字体刚劲飘逸,与古亭相衬辉映。宣统三年(1911年)秋,湖南学监程颂万先生主持修复时,把罗典所撰写的对联刻在亭柱上,“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这次修复爱晚亭之事还刻在石碑上记载下来。 世人称为《放鹤》石刻或《二南诗刻》,两首诗为宋代张南轩和清代钱南园两位大文人游的七韵诗。石刻后移至清枫桥南端的六角茅亭中。
2,爱晚亭的来历
爱晚亭的来历是由湖广总督毕沅更名而来。爱晚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清风峡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为爱晚亭。
爱晚亭古朴典雅,亭坐西向东,三面环山。爱晚亭内为丹漆圆柱,外檐四石柱为花岗岩,加之配以东西两面亭棂所悬的红底鎏金爱晚亭匾额,令亭子有现代意味,整体上保留了较多清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风格。匾额是由毛泽东所书手迹刻制的,由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专函请得。
爱晚亭平面呈方形,占地面积50平方米。亭边长6.23米,台基高0.4米,通高12米。爱晚亭内金柱圆木丹漆,由整条方形花岗石加工而成。亭顶重檐四披,攒尖宝顶,四翼角边远伸高翘,覆以绿色琉璃筒瓦。爱晚亭八柱支撑,分上下两层,亭角翘首相望。爱晚亭亭台东西两面的亭棂悬有爱晚亭金字红匾。
3,关于岳麓山爱晚亭的美句
1、七绝.岳麓山爱晚亭,中国“四亭”之最健,当年罗典所创建。 岳麓半山一斜片,前有池塘后有殿。亭柱上刻罗典联,《二南诗刻》石碑见。 革命早期毛泽东,常在此亭作宣传。湖南大学枫亭下,李达请毛重题扁。 世界青年常聚此,文化交流中日篇。教育基地常态化,川流不息人不断。 优质生态引全球,世界大事此处见。此亭不与众亭同,昂⽴⼭中有虎风。 2、宜在深秋寻梦⾊,潇潇诗意满枫红。翼⽣亭⾓⼋銮风,览尽湘江⽓象雄。 3、七彩峡林枫绣叶,⼏声鸣啭岳横空。骚⼈爱晚题佳句,伟哲求真绘碧穹。今⽇枝头燃似⽕,或凭先烈⾎流红。
4,岳麓山爱晚亭的来历
爱晚亭是由湖广总督毕沅更名而来。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为爱晚亭。爱晚亭古朴典雅,亭坐西向东,三面环山,整体上保留了较多清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风格。 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爱晚亭。亭内有一横匾,上刻毛泽东手迹《泌园春长沙》一词,亭正面额朱色鎏金“爱晚亭”匾,系毛泽东而题。亭中方石上刻有张南轩和钱南园游山的七律诗。爱晚亭古朴典雅,亭坐西向东,三面环山,整体上保留了较多清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