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生活旅游 > 正文

目录

1,白莲教女首领唐赛儿起义 起义失败后神秘失踪

白莲教女首领唐赛儿起义 起义失败后神秘失踪

在动乱的年代总是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起义,而首领则多数都是男性,但也有特例,唐赛儿就是个女性,她是明初时期白莲教的女首领,而唐赛儿起义也是明朝时期十分重要的社会事件,在当时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唐赛儿起义失败后,她本人则不知所踪,还被演绎成了神话传说。
唐赛儿起义事件
唐赛儿是白莲教的女首领,也是明初时起义的领头人物。最初,唐赛儿为山东蒲台人林三之妻,丈夫死后,在扫墓归途偶得一石匣,内藏有宝剑兵书。经日夜学习,通晓诸术,遂削发为尼,自称佛母,宣称能知生前死后成败事;又能剪纸人纸马互相争斗;如需衣食财货等物,用法术即可得,贫苦农民争先信奉。

后来,唐赛儿以红白旗为号发动起义,击杀前往镇压的官兵千余人,声威大震。附近等数十支队伍纷起响应,众至数万。山东布政使储埏、张海等急向朝廷报警。朱棣闻讯,遣使诱降唐赛儿,被拒绝,随即命柳升为总兵、刘忠为副总兵,率京军5000前往镇压。

二月十一,柳升率部包围卸石棚寨。唐赛儿利用柳升骄狂的弱点,派人向其诈降,声称起义军将从东寨门夺路寻水宵遁,骗得柳升派重兵据守东寨门外待战。三月十三夜,唐赛儿命人驱羊群伪装起义军走东寨门下山,吸引明军主力,自率众从明军薄弱处突围,袭杀刘忠。黎明,柳升发觉中计,匆忙遣兵追击,然不知唐赛儿去向。

十六日,宾鸿率莒州、即墨义众万余攻安丘,遭山东都指挥佥事卫青、指挥王真率沿海备倭兵突袭,起义军大败,被俘杀6000余人。唐赛儿等隐匿于民间。朱棣下令搜捕尼姑、女道士近万人诘问,仍无结果;以"追剿不力"罪逮捕柳升入狱,以"纵盗"罪处死储埏、张海等12人。 上一页 0 /2 下一页

2,明朝时期的白莲教女首领唐赛儿,起义失败后下场如何?

唐赛儿,明初活跃在山东地区的白莲教女首领,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二月十一日,在益都西南山区的卸石棚寨发动起义,史称“唐赛儿”起义。 唐赛儿,1399年出生于山东滨州蒲台县,她出生时正逢建文元年,天下初定不久,明朝也处于蒸蒸日上之时。不过天下虽在慢慢恢复运气,可山东却遭受了数年的灾荒,饿殍遍野,百姓苦不堪言。 此后不久,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山东成为朝廷与朱棣争夺的主战场,因此山东更是战乱不断,尸横遍野,惨不忍睹。1402年,朱棣打败朱允炆,登基为帝。 此时天下大定,按理说山东也该到了休养生息的时候了。可是朱棣似乎不愿意让山东的百姓得到休养。在南京登基的朱棣,因地位不正,再加上在南京害怕有建文帝的余党,于是朱棣最终决定迁都北京。 而为了让北京有个都城该有的样子,朱棣开始在北京大造宫殿。同时为了供养随朱棣而来的那些京城百官及军队,朱棣又开始修浚运河,开凿会通河。可以说这些大工程所需要的人力、物力都是十分庞大的,而位于北京附近的山东省则又是首当其冲,朱棣从山东征调了大量的民夫前往完成这些工程浩大的工程。 随着山东的大量劳动力被征调前往北京服徭役,山东的农业生产就几乎陷入停滞状态。而此时又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山东不但大量的有生劳动力被征调,还连续发生了多次水旱灾害。也就是如此,当时山东的百姓已沦落为只能靠吃树皮、草根,而继续苟延残喘着。 可是就是这样的悲惨局面,朱棣依然不放过山东的百姓,山东仍然“徭役不休,征敛不息”,因此山东百姓几乎陷于绝境,民不聊生,百姓多有死伤,妻离子散的事情更是时有发生。 此时唐赛儿就遭遇到了这样家破人亡的结局,她的父亲被抓服劳役,她和丈夫林三在冲进官府讨粮时,林三被衙役杀害。而她的父亲在听闻女婿被官府中人杀害后,也悲愤而死,不久,她的母亲重病而亡。 就是如此,孤苦无依的唐赛儿孤注一掷,最终决定率兵起义。起义军的第一战就攻克了军事重镇青州,并全歼青州卫指挥使高凤率领的数千兵士,高风也被击杀。 首战告捷的唐赛儿,她的起兵鼓舞了青州以东的百姓。此后宾鸿、董彦皋、丁谷刚、刘信、刘俊、王宣、郝允中、白拜儿、高羊儿、王住儿、杨三等纷纷起兵造反。就这样,农民起义军开始,席卷青州、莱州、莒州、胶州以及安丘、寿光、诸城、即墨等9个山东州县,队伍迅速扩大到数万人。 随着起义军的壮大,最终山东的叛乱引起了朱棣的重视。起初朱棣打算用招安的方式来平定这次农民起义,但是被唐赛儿拒绝。后来,眼见招安不能,朱棣只得采用武力整压。 在朱棣决定采用武力镇压后,由安远侯柳升率领的5000士兵就包围了唐赛儿的大本营卸石棚寨。而在交战的过程中,唐赛儿虽用计诳骗了柳升,利用这个计策大军的都指挥刘忠中箭毙命,柳升的大军也损失惨重。但无奈的是,唐赛儿与朝廷的实力,实在太过悬殊,之后在山东沿海负责防备倭寇的都指挥卫青率兵赶到后,唐赛儿领导的起义最终失败。 此时,起义军首领之一赵琬被俘就义,义军死伤两千多人,被俘者四千余人,皆被明军所杀,妻小被官府没收为奴。 而唐赛儿的结局,据《明史纪事本末.平山东盗》的记载是逃之夭夭,不知所踪。 唐赛儿趁着黑夜的掩护,从明军的包围圈中突围成功,后来去向不明。而在当时,朱棣在官军搜索无果的时候,曾经怀疑她隐秘在尼姑或女道士中,所以朱棣曾将北京、山东等地尼姑女道士全部抓回京师受审,但最终还是没能找到唐赛儿。 不过据野史《九朝野记》记载,唐赛儿曾经被明朝俘虏过,其云“而捕得之,将伏法,恬然不惧。裸而缚之,诣市临刑。刃不能入。不得己,复下狱,三木被体,铁钮系足,俄皆自解脱,竟遁去,不知所终。”意思就是唐赛儿被俘时,一点不害怕,后来朝廷决定将他就地正法,然后就将她衣服全部拔光捆绑着押往刑场。可是在行刑时,刀却不能对唐赛儿造成任何的伤害,无奈下朝廷只能将她下狱,用铁链绑着她的腿,等待皇帝的发落。可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唐赛儿却自己解开了铁链,然后逃之夭夭,不知所踪。

3,明朝时期的白莲教女首领唐赛儿,起义失败后下场如何?

唐赛儿,明初活跃在山东地区的白莲教女首领,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二月十一日,在益都西南山区的卸石棚寨发动起义,史称“唐赛儿”起义。 唐赛儿,1399年出生于山东滨州蒲台县,她出生时正逢建文元年,天下初定不久,明朝也处于蒸蒸日上之时。不过天下虽在慢慢恢复运气,可山东却遭受了数年的灾荒,饿殍遍野,百姓苦不堪言。 此后不久,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山东成为朝廷与朱棣争夺的主战场,因此山东更是战乱不断,尸横遍野,惨不忍睹。1402年,朱棣打败朱允炆,登基为帝。 此时天下大定,按理说山东也该到了休养生息的时候了。可是朱棣似乎不愿意让山东的百姓得到休养。在南京登基的朱棣,因地位不正,再加上在南京害怕有建文帝的余党,于是朱棣最终决定迁都北京。 而为了让北京有个都城该有的样子,朱棣开始在北京大造宫殿。同时为了供养随朱棣而来的那些京城百官及军队,朱棣又开始修浚运河,开凿会通河。可以说这些大工程所需要的人力、物力都是十分庞大的,而位于北京附近的山东省则又是首当其冲,朱棣从山东征调了大量的民夫前往完成这些工程浩大的工程。 随着山东的大量劳动力被征调前往北京服徭役,山东的农业生产就几乎陷入停滞状态。而此时又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山东不但大量的有生劳动力被征调,还连续发生了多次水旱灾害。也就是如此,当时山东的百姓已沦落为只能靠吃树皮、草根,而继续苟延残喘着。 可是就是这样的悲惨局面,朱棣依然不放过山东的百姓,山东仍然“徭役不休,征敛不息”,因此山东百姓几乎陷于绝境,民不聊生,百姓多有死伤,妻离子散的事情更是时有发生。 此时唐赛儿就遭遇到了这样家破人亡的结局,她的父亲被抓服劳役,她和丈夫林三在冲进官府讨粮时,林三被衙役杀害。而她的父亲在听闻女婿被官府中人杀害后,也悲愤而死,不久,她的母亲重病而亡。 就是如此,孤苦无依的唐赛儿孤注一掷,最终决定率兵起义。起义军的第一战就攻克了军事重镇青州,并全歼青州卫指挥使高凤率领的数千兵士,高风也被击杀。 首战告捷的唐赛儿,她的起兵鼓舞了青州以东的百姓。此后宾鸿、董彦皋、丁谷刚、刘信、刘俊、王宣、郝允中、白拜儿、高羊儿、王住儿、杨三等纷纷起兵造反。就这样,农民起义军开始,席卷青州、莱州、莒州、胶州以及安丘、寿光、诸城、即墨等9个山东州县,队伍迅速扩大到数万人。 随着起义军的壮大,最终山东的叛乱引起了朱棣的重视。起初朱棣打算用招安的方式来平定这次农民起义,但是被唐赛儿拒绝。后来,眼见招安不能,朱棣只得采用武力整压。 在朱棣决定采用武力镇压后,由安远侯柳升率领的5000士兵就包围了唐赛儿的大本营卸石棚寨。而在交战的过程中,唐赛儿虽用计诳骗了柳升,利用这个计策大军的都指挥刘忠中箭毙命,柳升的大军也损失惨重。但无奈的是,唐赛儿与朝廷的实力,实在太过悬殊,之后在山东沿海负责防备倭寇的都指挥卫青率兵赶到后,唐赛儿领导的起义最终失败。 此时,起义军首领之一赵琬被俘就义,义军死伤两千多人,被俘者四千余人,皆被明军所杀,妻小被官府没收为奴。 而唐赛儿的结局,据《明史纪事本末.平山东盗》的记载是逃之夭夭,不知所踪。 唐赛儿趁着黑夜的掩护,从明军的包围圈中突围成功,后来去向不明。而在当时,朱棣在官军搜索无果的时候,曾经怀疑她隐秘在尼姑或女道士中,所以朱棣曾将北京、山东等地尼姑女道士全部抓回京师受审,但最终还是没能找到唐赛儿。 不过据野史《九朝野记》记载,唐赛儿曾经被明朝俘虏过,其云“而捕得之,将伏法,恬然不惧。裸而缚之,诣市临刑。刃不能入。不得己,复下狱,三木被体,铁钮系足,俄皆自解脱,竟遁去,不知所终。”意思就是唐赛儿被俘时,一点不害怕,后来朝廷决定将他就地正法,然后就将她衣服全部拔光捆绑着押往刑场。可是在行刑时,刀却不能对唐赛儿造成任何的伤害,无奈下朝廷只能将她下狱,用铁链绑着她的腿,等待皇帝的发落。可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唐赛儿却自己解开了铁链,然后逃之夭夭,不知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