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咸阳礼泉有哪些镇

礼泉县辖11个镇、4个乡:城关镇、史德镇、西张堡镇、阡东镇、烽火镇、烟霞镇、赵镇、建陵镇、叱干镇、南坊镇、石潭镇、药王洞乡、新时乡、骏马乡、昭陵乡。 礼泉县位于东经108°17′40″-108°41′46″和北纬34°20′50″-34°50′02″之间,属于关中平原中部。海拔在402-1467米之间,北山南塬,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冷暖适中,自然环境十分优越。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呈阶梯型跌落,分山、塬、川三种地貌。北部属丘陵沟壑区,内有五峰山(海拔1467米)、九嵕山、朝阳山和芳山等,由西向东走向,绵延40余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后,1950年5月改属咸阳专区,1953年1月改属宝鸡专区,1956年10月改由省辖。1958年12月将醴泉县撤销,并入乾县。1961年9月复设醴泉县。归属虽几经变更,但县名一直沿用。直到1964年9月,才改"醴"为"礼",即为礼泉县。1984年3月,改咸阳地区行政专员公署为咸阳市,实行市管县,礼泉县仍属咸阳市管辖。
2,咸阳礼泉有哪些镇?
礼泉县辖11个镇、4个乡:城关镇、史德镇、西张堡镇、阡东镇、烽火镇、烟霞镇、赵镇、建陵镇、叱干镇、南坊镇、石潭镇、药王洞乡、新时乡、骏马乡、昭陵乡。 礼泉县位于东经108°17′40″-108°41′46″和北纬34°20′50″-34°50′02″之间,属于关中平原中部。海拔在402-1467米之间,北山南塬,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冷暖适中,自然环境十分优越。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呈阶梯型跌落,分山、塬、川三种地貌。北部属丘陵沟壑区,内有五峰山(海拔1467米)、九嵕山、朝阳山和芳山等,由西向东走向,绵延40余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后,1950年5月改属咸阳专区,1953年1月改属宝鸡专区,1956年10月改由省辖。1958年12月将醴泉县撤销,并入乾县。1961年9月复设醴泉县。归属虽几经变更,但县名一直沿用。直到1964年9月,才改"醴"为"礼",即为礼泉县。1984年3月,改咸阳地区行政专员公署为咸阳市,实行市管县,礼泉县仍属咸阳市管辖。
3,礼泉县属于哪个市呢?
礼泉县属于咸阳市。 礼泉县,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位于关中平原中部,东邻泾阳,西邻乾县,南与兴平、咸阳相连,北与淳化、永寿接壤。礼泉县的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8°17′40″—108°41′46″和北纬34°20′50″—34°50′02″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49年10月)以后,醴泉县原属彬县分区,1950年5月改属咸阳专区,1953年1月改属宝鸡专区,1956年10月改由省辖。1958年12月将醴泉县撤销,并入乾县。1961年9月复设醴泉县。1964年9月改“醴”为“礼”。自唐至今,辖区均为今境地。 气候特征: 礼泉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96℃,无霜214天,年平均降水量537—546平方毫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冷暖适中。
4,礼泉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礼泉县属于陕西省咸阳市。 礼泉县,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位于关中平原中部,东邻泾阳,西邻乾县,南与兴平、咸阳相连,北与淳化、永寿接壤。介于东经108°17′40″—108°41′46″和北纬34°20′50″—34°50′02″之间,总面积1018平方千米。下辖1个街道、11个镇。 礼泉县建县已有2200多年,境内拥有古文化遗址21处、古建筑5处,是陕西省18个重点文物旅游大县之一。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占地30万亩,陪葬墓209座,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昭陵博物馆馆藏文物8000余件,昭陵六骏驰名中外。 礼泉县名优特产 苹果:礼泉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和渭北旱塬交汇地带,海拔420—1467米,平均日较差11.1℃,不低于10℃的积温4226.7—3528.2℃,年日照时数2215.6小时,平均无霜期174天,是苹果优生区。1985年,礼泉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优质苹果基地县。 礼泉烙面: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食品。可加汤食用,亦可干吃。其特色吃法称之为“泖”,即将面盛在碗中,反复用开水浇之。然后调上佐料,即可食用,佐料的调配比较独特,用上等的猪油调和辣椒面,配以葱花、韭叶、盐及当地酿造的香醋。 北牌蠡面:北牌地处礼泉北部山区,此地山林秀茂,民风淳朴,久负盛名的北牌蠡面正是起源于此。北牌蠡面之工艺在统的基础上潜心研究,以其严格的工序,神奇的刀法、独特的调料使北牌蠡面更具特色。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礼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