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生活旅游 > 正文

目录

1,孝仪纯皇后是容妃吗?

孝仪纯皇后是容妃吗?

孝慈仁皇后容妃原型是荣妃马佳氏。荣妃·马佳氏,生年不祥,卒于1727年,是员外郎盖山的女儿,也是康熙帝最早娶进门的妃子。康熙十六年,马佳氏被封为荣嫔,在此期间,马佳氏为康熙帝诞下五子一女,十年之间盛宠不断,成为康熙帝后宫嫔妃中生儿育女最多的一位,可见当时的马佳氏深得康熙帝的宠爱。 荣妃人生经历 但是荣妃的荣誉似乎止步于此,康熙二十年后,荣妃再没能晋封,让很多历史学家想不通原因。荣妃是最早陪伴康熙帝的妃子,为康熙帝生下五子一女,但是只有皇三子竟然皇三女得以长大,其余全部夭折。或许是皇子皇女的早夭让荣妃早早的看透了后宫的尔虞我诈,荣妃显然毫无争权夺利的心思。

2,孝仪纯皇后是如懿传里的哪位 孝仪纯皇后简介

1、孝仪纯皇后是《如懿传》里的魏嬿婉。

2、孝仪纯皇后(1727年10月23日-1775年2月28日),魏佳氏,乾隆帝皇后、嘉庆帝生母,内管领、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3、乾隆十年封为魏贵人,同年晋封为令嫔;乾隆十三年,晋封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晋封为令贵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乾隆三十年,晋封为皇贵妃;乾隆三十八年冬,皇贵妃之子皇十五子永琰被乾隆帝秘密立储;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贵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岁,二月十一日册谥令懿皇贵妃;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入葬裕陵。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皇太子同时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全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3,揭秘清朝皇后孝仪纯皇后怎么死的

孝仪纯皇后怎么死的 孝仪纯皇后(1727年―1775年),魏佳氏(本姓魏,原属汉军正黄旗,后抬旗入满洲镶黄旗,改姓魏佳氏),乾隆帝妃嫔,嘉庆帝生母。 孝仪纯皇后画像 孝仪纯皇后是宫女出生,但在后宫中却享有着极大的荣宠。在乾隆三十年更是一跃成为皇贵妃。此时孝贤纯皇后已亡,皇后那拉氏(纯帝继皇后)也失宠被打入冷宫,乾隆皇帝再未立过皇后,所以魏佳氏从此以皇贵妃之尊统摄六宫之事,代行皇后之责,成为无名号而有实权的后宫之主达10年之久。到乾隆一朝,魏佳氏是为乾隆皇帝生儿育女最多的一位后妃,也是清朝生育子女最多的后妃之一。 那这位孝仪纯皇后怎么死的?她的死与这些儿女有关吗?在乾隆二十一年孝仪纯皇后生皇七女,此女二十九年指配超勇亲王策凌之孙拉旺多尔济,三十年额驸袭亲王爵,三十五年皇七女被封为固伦和静公主下嫁,此时魏佳氏仅为皇贵妃,但皇七女享有皇后所出之女的尊荣。四十年正月初十,皇七女薨,年仅20岁。魏佳氏在长女逝世后的第十九天薨逝,也许魏佳氏的死是受其女早亡打击所致。 孝仪纯皇后的一生中有着四子两女,其中四个孩子长大成人,其间有两个儿子夭折,大女儿的早逝是对孝仪纯皇后的最后打击,正是这些打击的集中爆发,使得孝仪纯皇后在大女儿死后十九天后便死了。这是孝仪纯皇后的死因。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是乾隆的妃嫔,乾隆去世后,她以贵妃的身份随葬,后被追封为皇后。虽然在乾隆心中,她或许不是最受宠最重要的那个女人,但毋庸置疑的是,作为嘉庆的母亲,在当时的后宫中,魏佳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画像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本是汉族人,以宫女的身份进入皇宫,凭借着秀美的容貌和善良的品性,魏佳氏在后宫佳丽中脱颖而出,深受乾隆喜爱,在入宫六年后便被封为贵人,成了皇帝的嫔妃。乾隆给魏佳氏的赐名为“令妃”,在古汉语中有美好、善良之意,这说明在乾隆心中,令妃是一个如洁玉般美丽纯净又善良的女子。 乾隆十三年,继病故的孝贤纯皇后的乌喇那喇氏被打入冷宫,此后乾隆再未立后,令妃掌管后宫之事,虽然没有名正言顺的皇后称号,但她已经成为无名号的“皇后”,这一状态持续了十年之久。令妃的另一特别之处就是她争气的肚子,她为乾隆生下6个孩子,其中皇十五子被立为太子,后继承皇位,也就是嘉庆帝。在那个母以子贵的年代,令妃的地位不言而喻。 虽然令妃在历史中被称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但她并没有享受到皇后的待遇。相传乾隆本想立令妃为后,但她不幸去世,没有在活着的时候得到皇后的名分,出于弥补,乾隆将其追封为孝仪纯皇后,也算是了了她的一桩心愿吧。 孝仪纯皇后抬旗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是乾隆的妃子,也是乾隆年间的第三个皇后,虽然在她在世的时候并没有得到皇后的名分,但她掌管后宫十余年,对乾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去世之后被追封为孝仪纯皇后。熟悉历史的人应该知道,魏佳氏本是汉族人,在经过孝仪纯皇后抬旗后,在本姓魏之后加一个佳字,成为魏佳氏,以宫女身份入宫,最终成为六宫之主。 孝仪纯皇后画像 对孝仪纯皇后抬旗的故事,后世有很多说法。一说是在她去世之前就已经决定了,一说是因为以她的出身,并没有成为皇后的资格,或是乾隆为了了解她的遗愿,或是乾隆为了补偿她这个无名份的皇后,在她去世后为了给她追封皇后之名,就进行抬旗,提高她和她们家族的身份,来满足成为皇后的基本条件。 目前,并没有充分的历史资料来说明孝仪纯皇后抬旗到底是在什么时候,但不可置疑的是,作为一个汉族的宫女,能得到皇帝的宠幸、封为令妃,并在第二任皇后去世后掌管后宫事宜,最终葬在皇家陵墓、被追封皇后,除了秀丽的外表,魏佳氏一定还有过人之处,她的一生真是颇具传奇色彩。 相传在孝仪纯皇后抬旗后,她的家族地位也得到提升,由正黄旗抬到镶黄旗,魏佳氏的家人由包衣成为了正身旗人,贵妃的家人受到皇后一般的抬旗,这在清朝历史中也只有两例,或许这与魏佳氏的儿子――嘉庆被秘密立为太子也有一定的关系吧。 孝仪纯皇后尸身不腐 清泰的女儿魏佳氏进入宫中,被皇帝看上封了贵人。由于她年轻漂亮而且聪明懂事,所以在六宫无主的时候,皇帝就让她管理后宫,后来她就顺其自然地成为孝仪纯皇后。 孝仪纯皇后画像 但后来孝仪纯皇后的坟墓被盗,这引起了后人的关注,考古学家来看孝仪纯皇后的坟墓时,竟发现了孝仪纯皇后尸身不腐,面貌还是和以前一样,不由得大为惊奇。 其实尸身腐烂是腐败菌繁殖的结果,但魏佳氏常年不怎么吃肉,只吃蔬菜,水果和蘑菇等食品,这些东西就不利于腐败菌的繁殖,这个应该是孝仪纯皇后尸身不腐的原因之一。 而且在孝仪纯皇后经常吃的东西里有一种可以预防疾病的药,经常做汤或泡茶喝,时间一长就一点点的累积在身体里,这种东西可以使细胞正常生长,并且会抑制腐败菌的繁殖和生长。这是孝仪皇后尸身不腐的原因之二。 孝仪纯皇后在当时深受皇帝宠爱,所以她死后被在棺材里放了防止尸体腐败的东西,同时也放入大量的珠宝玉器,这样不仅起到了防腐的作用,而且珠宝玉器制品也起到尸体降温的作用。安置孝仪纯皇后的地方也是特意选定,这个墓地比较冷而且干燥,这样就保证了棺材内部的温度很低,她的棺材也是特意选购和打造,而且封闭性很好,这样就隔绝了外边空气的进入。在这样的几个因素之下,孝仪纯皇后得以尸身不腐。

4,孝仪纯皇后是被赐死的吗

不是,正史记录是病死。 去世介绍: 魏佳氏在乾隆三十九年底与乾隆帝从热河回宫之后生病,于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逝世,享年四十九岁,同日乾隆帝便为皇贵妃上谥号为“令懿皇贵妃”,并命八阿哥同福晋、十二阿哥同福晋、十五阿哥同福晋、大阿哥长子绵德同福晋; 五阿哥第五子绵亿在宫内为皇贵妃穿孝,六阿哥、四阿哥长子绵惠、九公主、七额驸拉旺多尔济、九额驸扎兰泰、三阿哥长女额驸丹巴多尔济、四公主长子丰绅济伦在宫外为皇贵妃穿孝,六阿哥、尚书永贵、总管内务府大臣金简总理皇贵妃的丧仪。 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辰时,入葬清东陵胜水峪(即裕陵)地宫。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十五阿哥永琰为皇太子,同时下令追封其母令懿皇贵妃为皇后,乾隆帝亲自为其拟定谥号为“孝仪皇后”。后经加谥累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扩展资料 清高宗孝仪纯皇后人物生平: 清高宗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是内管领清泰之女。乾隆十年(1745年)入宫,为贵人。十一月,册封为令嫔。十四年(1749年)晋为令妃。 生皇七女、皇十四子永璐及皇九女。二十四年(1759年)又晋为令贵妃。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生皇十五子_琰(即仁宗),又生皇十六子,夭折。三十年(1765年)晋为令皇贵妃。次年,生皇十七子永_。 乾隆四十年(1775年)卒,年49岁。谥为令懿皇贵妃。葬胜水峪,即裕陵(清东陵)。六十年(1795年)_琰立为太子,特追封为孝仪皇后。嘉庆四年(1799年)仁宗_琰亲政,上谥,_太庙。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道光三十年(1850年)两次加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仪纯皇后 参考资料来源:故宫博物院-清高宗孝仪纯皇后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孝仪纯皇后墓被发掘,竟发现尸体不腐,乾隆帝是否毒死魏璎珞?

5,即历史上乾隆的令妃(孝仪纯皇后)是啥样(

孝仪纯皇后(1727-1775),魏佳氏(原姓魏,初为满洲正黄旗包衣,乾隆时期抬旗入满洲镶黄旗),乾隆帝妃嫔,嘉庆帝生母,内管领魏清泰之女。 乾隆十年,封为魏贵人;同年,晋封为令嫔;乾隆十三年,晋封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晋封为令贵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乾隆三十年晋封为皇贵妃;乾隆三十八年冬,皇贵妃之子皇十五子永琰被乾隆帝秘密立储;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贵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岁,二月十一日册谥令懿皇贵妃;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入葬裕陵。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皇太子同时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全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