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南少林在什么地方

南少林在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九莲山林山村。 南少林寺是南拳的发源地,佛教中禅宗的代表性寺院之一,是中国宝贵的佛教禅宗文化遗产。 南少林寺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九莲山林山村,距市区约17公里。南少林寺前身名“林泉寺”,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 1986年考古学家挖掘发现南少林寺遗址,1992年福建省政府正式批准在遗址上重建南少林寺,1998年南少林寺重建竣工,2006年南少林寺恢复宗教活动,市政府礼请时任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的学诚大和尚主持寺院工作。 寺院由来: 唐朝初年,少林十三棍僧中的道广、僧满、僧广三人带少林僧兵五百到福建平定海盗,他们在福建除暴安良、弘扬佛法、广度有情,当地居民更加安居乐业,深情挽留道广等人。唐王李世民念十三棍僧救驾之功,恩准就地另建少林分寺,史称“南少林寺”。
2,正宗的南少林在哪里
正宗南少林寺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九莲山林山村 南少林寺前身名“林泉寺”,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唐初因十三棍僧救唐主有功,太宗皇帝特敕北少林昙宗方丈,在南方建少林寺,称为南少林寺。 重修后的莆田南少林寺已初具规模,大雄宝殿、天王殿、钟鼓楼、山门以及赵扑初题额的 “南少林”牌坊等,巍峨壮观,金碧辉煌。周围的古竹寺、霞梧院、九莲岩等大小寺院环绕着南少林寺,形成气势昂扬的寺院群落,重现了当年十方丛林的恢宏气度。 南少林寺的武学传统 1,、福建莆田南少林寺是历史上的武林圣地,曾以“南拳北腿”与河南嵩山少林寺遥相呼应,世称“南北少林”,是我国佛教禅宗文化遗产和少林南拳的发源地。南少林武术入选了第四届省非遗名录 2、有很大的机会可以看到禅武学校学员们的武术练习,禅武学校里的学生每日最重要的功课是习武,早晨、下午、晚上三个时段,近距离的武术表演给人的感觉还是和银幕里不一样的。 3、南少林有60多拳种,主要代表性拳种有南少林“三十六宝”传统拳术、戴氏南少林“鸣鹤二十八宿”拳术、这些拳术流传较广,在全国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 以上内容参考自百度百科-南少林寺
3,少林寺电话
少林寺景区电话0371-65582653;0371-62749305;0371-62745166。少林寺,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久负盛名,中外知晓,是我国武术的发祥地,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这里的佛教文化和武术文化更是著名海外,很多外国人也很喜欢来这里了解一些我国武术方面的文化,更有一些人想来这里学习武术!目前,在这座寺庙内一共包含着常住院塔林、初祖庵、达摩洞等建筑,其建筑风格整个体现着汉传寺庙的修建风格,而且还有很多影视剧选择在这里拍摄的,其中最是著名的《少林寺》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少林寺学武要求:少林寺文武学校要求报名的青少年学员年龄在三到二十五岁,且身体健康,热爱武术,能吃苦耐劳。青少年是学习的关键时期,想要学习武术要选择专业的武术学校,河南少林寺文武学校是一所少林寺承办的专业武术学校。学校每年都对外招收大量的青少年学员,培养他们成为少林武术的后继人才,因此,想要学习武术可以到学校报名。没有少林功夫基础的学员,少林延鲁武校会安排学员先进行少林基本功的学习,先让孩子们适应适应武校的生活,激发学武的兴趣,然后再逐步增加训练任务。
4,南少林寺在哪里
在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九莲山林山村,距市区约17千米。 南少林寺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唐初因十三棍僧救唐主有功,太宗皇帝特敕北少林昙宗方丈,在南方建少林寺,称为南少林寺,是南拳的发源地,佛教中禅宗的代表性寺院之一,是中国宝贵的佛教禅宗文化遗产。 九莲山中有座林泉院,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至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年),此寺已形成很盛的武风,成为中国东南沿海武术活动的中心。相传河南嵩山少林寺13武僧帮助唐太宗统一中国后,唐太宗赐于“僧兵”,并准许在全国各地建立十座分寺。 据考,荔城区九莲山的林泉院,就是少林寺十座分寺中较早创建的分寺之一。因为规模宏大(占地约三万平方米),武风鼎盛,影响南中国,故称之为南少林寺。据考,该寺于清初被清兵焚毁。 南少林寺的重建: 1991年,当地政府联合中国武术学会、福建省体委、福建省武术学会组织国内外有关专家,对南少林寺遗址进行科学论证。最后宣布了论证结论:基本判定:林泉院即武术界通称的闽中少林寺,也就是南少林寺。 1992年4月25日,莆田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向外界宣布发现南少林寺遗址,中国佛教会理事、嵩山少林寺第29代方丈德禅大师出席新闻发布会,他根据先辈叮嘱,暂定了林泉院即南少林寺,并赠送了“南少林就在福建莆田九莲山下”的亲笔题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少林寺
5,南少林寺在哪里
在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九莲山林山村,距市区约17千米。 南少林寺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唐初因十三棍僧救唐主有功,太宗皇帝特敕北少林昙宗方丈,在南方建少林寺,称为南少林寺,是南拳的发源地,佛教中禅宗的代表性寺院之一,是中国宝贵的佛教禅宗文化遗产。 九莲山中有座林泉院,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至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年),此寺已形成很盛的武风,成为中国东南沿海武术活动的中心。相传河南嵩山少林寺13武僧帮助唐太宗统一中国后,唐太宗赐于“僧兵”,并准许在全国各地建立十座分寺。 据考,荔城区九莲山的林泉院,就是少林寺十座分寺中较早创建的分寺之一。因为规模宏大(占地约三万平方米),武风鼎盛,影响南中国,故称之为南少林寺。据考,该寺于清初被清兵焚毁。 南少林寺的重建: 1991年,当地政府联合中国武术学会、福建省体委、福建省武术学会组织国内外有关专家,对南少林寺遗址进行科学论证。最后宣布了论证结论:基本判定:林泉院即武术界通称的闽中少林寺,也就是南少林寺。 1992年4月25日,莆田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向外界宣布发现南少林寺遗址,中国佛教会理事、嵩山少林寺第29代方丈德禅大师出席新闻发布会,他根据先辈叮嘱,暂定了林泉院即南少林寺,并赠送了“南少林就在福建莆田九莲山下”的亲笔题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少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