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生活旅游 > 正文

目录

1,万王之王的历史事件

万王之王的历史事件

一、【《万王之王》成为人数最多的文字MUD】 1996年11月——万王之父Ruby与万王之母Onyx创立文字版《万王之王》,并成为当时人数最多最大的文字MUD游戏。 二、【图形化网游《万王之王》在中国台湾诞生】 1999年7月——《万王之王》(精装版)正式上市,并成为中国史上第一套国人自制的图形网络游戏,预示着中国图形网络游戏时代的开始。 三、【《万王之王》成为中国大陆首款图形化的网络游戏】 2000年07月——作为大陆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中文网络图形MUD游戏上市,开启了中国网游数百亿的市场大门。 四、【造就中国第一批网络游戏公会】 2000年09月——《万王之王》中第一批玩家公会相继成立,这批最早的公会玩家也就是目前各大主流游戏公会中的重要骨干力量。而现在知名的游戏公会灭世狂舞与网络十字军也在这一时期诞生。 五、【成为首款进军韩国网游市场的中国网络游戏】 今天,韩国网络在中国可谓深得人心,但也许大部分玩家可能都想像不到:十年前是中国网游先打入了韩国市场,并且是韩国的第一款网络游戏!2000年11月——韩国服务器架设完成,合作伙伴Taewool开始展开内部测试,《万王之王》成为进入韩国网游市场的第一款网络游戏。 扩展资料: 1996年,台湾国立清华大学有一对研究生情侣,陈光明与黄于真 。黄于真当时在写一篇硕士论文,有关“高效能分散式系统”,为了研究这个东西,陈光明陪她开发了一款MUD游戏。MUD又是什么?这是一种古老的网游,简单理解就是只有文字的MMORPG。 你吃饭,需要输入斜杠英文“/eat”,打怪攻击,也需要输入“/attack”,而不是鼠标一点就行。MUD的一切操作与呈现都得靠文字,而不是图像。同样都是文字的MUD《北大侠客行》1996年诞生了中文圈最重要的两个MUD。 大陆这边是一款武侠游戏,《北大侠客行》,如今可能是大陆唯一一款连续运营20年的网游,开发者与玩家大多是北大清华的学生;而在海峡对岸,陈光明和黄于真为了学术研究,开发了一款魔幻题材MUD,后来它成了中国第一款商业化,也是中国第一款图形化的网游——《万王之王》。 《万王之王》的图形界面依然保留“装死”“舔人”等五花八门的文字指令关于《万王之王》,我们可以给它加很多个“第一”,但归根结底都是一回事:《万王之王》的诞生,意味着中国网游时代的开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万王之王

2,四不像哪四不像

整体看上去却似鹿非鹿,似马非马,似牛非牛,似驴非驴,于是人们美其名曰“四不像”。“四不像”这种动物,会想到《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坐骑,不少人认为这种动物的原型就是麋鹿或者鬣羚。 麋鹿也的确有这样的特征,不过有这样特征的动物可并非只有麋鹿一种,鹿科动物中的驼鹿或驯鹿也有这些特征,因此我国东北地区不少人将这两种鹿也叫作“四不像”。另外还有牛科动物中的鬣羚,也常被叫作“四不像”。 四不像的其他说法: 四不像: (1)麋鹿。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又称四不像。 (2)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 四不相:是明代神仙小说《封神演义》中的神兽坐骑——麒麟,原为阐教圣人元始天尊之骑,后赠给玉虚门下的弟子姜子牙伐纣所用。其岁数是姜子牙的师兄辈,武王伐纣时期,元始天尊敕令四不相为姜子牙的坐骑。一则是助西周大军抵御各方珍奇异兽;二则是暗中保护姜子牙。 四不相乃是龙汉初劫时期,麒麟族长,始麒麟的唯一嫡子。由于四不相似龙非龙、似凤非凤、似麒非麒、似龟非龟,但是却有龙之威、凤之贵、麒之勇、龟之灵。故而始麒麟赐名"四不相"。龙汉初劫结束不久,麒麟族衰落。始麒麟在将四不相托付于元始天尊后,身躯化为麒麟崖。 四不相解释: 第一、因为四不相的头部呈现麒相,可是头上却有两只犄角。 注明:四不相属于麒麟族,但麒麟的头上从来都是一只犄角!四不相却有两只犄角,所以古人在描绘麒麟画像的时候,经常会画出独角麒麟和双角麒麟。一直到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到达东非麻林国(今坦桑尼亚境内的基尔瓦基斯瓦尼),当地国王深感大明国威强大,故而遣使敬献麒麟(长颈鹿)至中国。这次事件在当时是重大的外交事件,受到了朝廷和民间的广泛称颂。后来人们便将麒麟头上的犄角定义为两只。 第二、因为四不相的毛发呈现凤相,可是全身却是五彩鬃毛。 第三、因为四不相的身体呈现龙相,可是身下却有强壮四肢。 第四、因为四不相的背部呈现龟相,可是腹下却无护体的龟甲。 词语出处: 《封神演义》第三十八回·四圣西岐会子牙: 且说子牙到了玉虚宫,不敢擅入。候白鹤童子出来,子牙曰:“白鹤童儿,通报一声。”白鹤童子至碧游床,跪而言曰:“启老爷:师叔姜尚在宫外候法旨。”元始吩咐:“命来。”子牙进宫,倒身下拜。元始曰:“九龙岛王魔等四人在西岐伐你。他骑的四兽,你未曾知道。此物乃万兽朝苍之时,种种各别,龙生九种,色相不同。白鹤童子,你往桃园里把我的坐骑牵来。”白鹤童儿往桃园内,牵了四不相来。怎见得,有诗为证: 麟头豸尾体如龙,足踏祥光至九重。 四海九州随意遍,三山五岳霎时逢。 童儿把四不相牵至。元始曰:“姜尚,也是你四十年修行之功,与贫道代理封神,今把此兽与你骑往西岐,好会三山、五岳、四渎之中奇异文物。”又命南极仙翁取一木鞭,长三尺六寸五分,有二十一节;每一节有四道符印,共八十四道符印,名曰:“打神鞭”。子牙跪而接受;又拜恳曰:“望老师大发慈悲!”元始曰:“你此一去,往北海过,还有一人等你。贫道将此中央戊己之旗付你。旗内有简,临迫之际,当看此简,便知端的。”子牙叩首辞别,出玉虚宫。南极仙翁送子牙至麒麟崖。子牙上了四不相,把顶上角一拍,那兽一道红光起去,铃声响亮,往西岐来。 《封神演义》第七十八回三教会破诛仙阵: 话说准提道人曰:“通天道友,不必夸能斗舌。道如渊海,岂在口言。只今我四位至此,劝化你好好收了此阵,何如?”通天教主曰:“既是四位至此,毕竟也见个高下。”通天教主说罢,竟进阵去了。元始对西方教主曰:“道兄,如今我四人各进一方,以便一齐攻战。”接引道人曰:“吾进离宫。”老子曰:“吾进兑宫。”准提曰:“吾进坎地。”元始曰:“吾进震方。”四位教主各分方位而进。且说元始先进震方,坐四不相径进诛仙门。八卦台上通天教主手发雷声,震动诛仙宝剑。那剑晃动。元如顶上庆去迎住,有千朵金花,璎珞垂珠,络绎不绝,那剑如何不得来。

3,四不像哪四不像

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 驼鹿(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或者称为麋鹿,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 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求偶发情始于6月底,持续6周左右。曾经广布于东亚地区。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为了以供游猎,残余的驼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到19世纪时,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在西方发现后不久被八国联军捕捉并从此在中国消失。 中国麋鹿从1985年首批回归38头,被放养于北京南海子的千亩鹿苑后,逐渐繁衍壮大,迁往长江之畔的湖北石首,从而成功完成回归野外的“重引入”工程。 另外,在江苏大丰黄海之滨的一些麋鹿也蓬勃发展,加上全国20几处动物园等饲养的麋鹿,至2001年初,已经达到1300只,麋鹿失而复得、重引入的成功是向国际社会展示的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就,是向公众表达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之可能性与必要性的重要范例。 历史分布 据科学家考证,早在3千多年前,中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有麋鹿,汉朝以后逐渐减少。 它们曾在中国生活了数百万年,已出土的野生麋鹿化石表明,麋鹿起源于距今200多万年前,距今约1万年前到距今约3000年时最为昌盛,数量达到上亿头,中国境内无论是麋鹿化石点的数目或某个化石点的标本数量都极为丰富,但在距今约3000年的商周时期以后却迅速衰落,直到清朝初年野生麋鹿最后绝迹。 野生麋鹿的最后栖息地是长江口附近沿海地区。尽管麋鹿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及中部地区的长江南北,但主要分布中心仍在长江三角洲的沿海地区。它们十分喜爱温暖湿润的沼泽水域,甚至喜欢接触海水,衔食海藻。从1967年至1998年先后出土麋鹿化石12处。考古发现,1万年至4000年前人类遗址中出土的麋鹿骨骼数量,大致与家猪骨骼数量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