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生活旅游 > 正文

目录

1,河南省社旗县属于哪个市?

河南省社旗县属于哪个市?

社旗县是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 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东缘,毗邻南阳市卧龙区。自古就有“依伏牛而襟汉水,望金盆而掬琼浆;仰天时而居地利,富物产而畅人和”之说。 旗帜的历史和文化是辉煌的。县城所在的赊店古镇名为“赊旗店”,因东汉武帝刘秀贤拜访“赊旗访将,起师反莽”得名,成为中原第一古镇。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社旗旅游景点: 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位于北瓷器街北段。它是在第六位皇帝之后136年完成的。悬鉴楼前的铁旗杆重5万多斤,高18米。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单世元题词“金碧辉煌,天下第一”。 赊店广盛镖局 赊店“广盛镖局”是其中成立年代较早的几大镖局之一。 社旗火神庙 火神庙位于赊店镇中心,山陕会馆以东,相距100多米。寺院呈长方形,东西宽34米,南北长85米,占地面积2890平方米。2000年9月25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宣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社旗县

2,社旗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社旗县是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位于伏牛山南麓,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缘,紧邻南阳市卧龙区。自古有“依伏牛而襟汉水,望金盆而掬琼浆;仰天时而居地利,富物产而畅人和”之说。 社旗县地处南阳盆地东缘,2017年总人口73万,县域面积1203平方公里,耕地130万亩, 辖14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257个行政村。 扩展资料: 社旗县地理特征: 境属垅岗平原向平缓平原过渡地区。大体为六岗四平少量山。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最高海拔7ll米,最低海拔103米。有14条岗(多系无名岗),主要分布在县城以东的东部和南部,走向大都自北向南,呈土岗与平原交织。 整个岗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55.42%;唐河沿岸,县城北部及西部为平原,占全县总面积的39.35%;东北部与方城县、泌阳县交界的下洼乡北部为浅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5.19%。全县水资源总量8亿多立方米,平均地表径流量为2.98亿立方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旗县

3,社旗县旅游景点有哪些

社旗县的旅游景点有:赊店古镇、社旗山陕会馆、社旗火神庙、社旗瓷器街古建筑群、蔚文中学旧址。 1、赊店古镇 赊店古镇,即赊店古城。历史上赊旗镇地域周属申伯国,春秋时属楚,战国属韩,汉代必宛县,隋属南阳县,明、清为南阳府辖,民国属南阳县。 2、社旗山陕会馆 社旗山陕会馆,国家4A级景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城中心,为清代山西、陕西在赊旗店的商贾集资兴建,作为他们同乡-的场所,故名山陕同乡会馆。会馆“春秋楼”内泥塑关羽坐像,并豢养有监、官、僧道,会馆亦称“山陕庙”。 3、社旗火神庙 火神庙位于赊店镇中心,山陕会馆东侧,相距l00多米,面迎南中心街,北依中中心街,是一座宏伟壮观、古朴典雅的古建筑群。于2000年9月25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社旗瓷器街古建筑群 北起山陕会馆,南至石牌坊,全长310米,宽12米,是古镇历史最繁华的中心街道,街道两侧建筑门面房285间,为二层穿堂式,分布之庙宇、镖局、酒馆、厘金局、票号、会馆、老字号等古建筑排列有序、建筑考究、体系完整,突出体现了明清时代的商业传统特色。 5、蔚文中学旧址 转楼,又名蔚文中学旧址,坐落于太和镇上。转楼始建于1937年7月。国难当头之时,太和寨(太和镇旧称)开明乡绅李子炎慷慨解囊,招贤纳士,兴教救国,创立宛属蔚文中学,校址即今日转楼之所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社旗县

4,社旗县景点

赊店古镇、社旗山陕会馆、社旗火神庙、社旗瓷器街古建筑群、蔚文中学旧址等。
1、赊店古镇:赊店古镇,国家4A级文化旅游景区。赊店古镇,即赊店古城。历史上赊旗镇地域周属申伯国,春秋时属楚,战国属韩,汉代必宛县,隋属南阳县,明、清为南阳府辖,民国属南阳县。
2、社旗山陕会馆:国家4A级景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城中心,为清代山西、陕西在赊旗店的商贾集资兴建,作为他们同乡-的场所,故名山陕同乡会馆。会馆“春秋楼”内泥塑关羽坐像,并豢养有监、官、僧道,会馆亦称“山陕庙”。
3、社旗火神庙:火神庙位于赊店镇中心,山陕会馆东侧,相距l00多米,面迎南中心街,北依中中心街,是一座宏伟壮观、古朴典雅的古建筑群。于2000年9月25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社旗瓷器街古建筑群:北起山陕会馆,南至石牌坊,全长310米,宽12米,是古镇历史最繁华的中心街道,街道两侧建筑门面房285间,为二层穿堂式,分布之庙宇、镖局、酒馆、厘金局、票号、会馆、老字号等古建筑。
5、蔚文中学旧址:坐落于太和镇上。它坐北朝南,砖木瓦结构,楼高12.8米,占地近1900平方米,由东、西、南、北四楼浑然一体连接而成,126间房舍将院子围成“回”形格局,人从任何一个入口进去,可在楼内自由穿梭——“转楼”之称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