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目录

1,啤酒能治拉肚子么

啤酒能治拉肚子么

1)喝酒持续时间很长,有些酒水(如啤酒/红酒)非常容易开胃,所以通常会造成摄入的食物太多太杂,引起消化系统的紊乱,造成消化不良,腹泻。 2)由于酒精有一部分会由胃壁吸收,胃不是太好的人会引起胃源性腹泻。 3)喝酒的时候经常会冷热交替(如凉啤酒),也会引起肠胃不适,造成腹泻。 4)基本上很多肠道上的疾病都和胃有关,而胃出现问题之后,特别是在喝酒的时候,因为酒精主要是在通过胃在吸收,所以,胃上有问题,很容易在第二天出现腹泻。 如果你现在拉肚子很厉害,可以去药店买一些抗生素的药品使用,比如氟派酸之类的进行治疗。然后对胃加以治疗,使用一些养胃的药物,等好转之后腹泻状况会有所好转。 按此方法做一定有很好的效果: 每天早上喝小米粥,加一到两个鸡蛋. 平时应酬时尽量喝啤酒,喝酒前,先吃片海王金尊! 不要酒后马上喝茶,虽有解酒功效,但对身体有害而无益!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祝你有个好身体!呵呵!平时注意饮食的调节很重要,多喝点小米粥或者山药粥。再就是可以试试艾灸肚脐,或肚脐直下四横指的部位。 如果实在不能不喝,首先尽量少喝,再就是在喝酒的时候准备葛花10克,喝酒前或者中间或者之后,总之喝酒的当天,把葛花分次服完。用水送一下就可以了。但是这只是一时应急的对策,最重要还是少喝酒啊

2,为什么一喝凉啤酒就拉肚子?

专家指出:很多人喝凉啤酒后拉肚子,是结肠炎在作怪。很多人喜食生冷或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如冰镇的啤酒、饮料、火锅、烧烤等,但不能忽视的是这些饮食会引起胃肠道的疾病,如急性胃炎和结肠炎等。而且人们在患上这些疾病后往往走入治疗的误区,导致疾病的延治或误治。\x0d\x0a夏季为何多发结肠炎\x0d\x0a各种致病因素所导致的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性病变均称为结肠炎,在中医属泄泻的范畴。夏季是结肠炎的好发季节。中医认为该病的主要病变在脾胃与大小肠。病因主要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及脏腑虚弱等,但主要为脾胃功能障碍。\x0d\x0a西医认为结肠炎分急性结肠炎和慢性结肠炎,其发病原因一般是由细菌引起。夏季天气酷热,各类细菌,病毒,寄生虫开始大量繁殖。尤其是耐热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副洛血性孤菌、葡萄球菌等污染食物后产生耐热毒素,食入可致胃肠黏膜充血、水肿及散在出血点,重者形成溃疡。若治疗不彻底或没治疗,则转化为慢性结肠炎。\x0d\x0a有些人,夏天稍微吃些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或生冷的东西,肠黏膜就很容易受到刺激,而肠黏膜一旦受到过猛的刺激或者经常性地受到刺激,容易引起炎症。\x0d\x0a长期腹泻须规范治疗\x0d\x0a慢性结肠炎是一种顽固难愈、易复发的疾病,以长期反复腹泻、腹痛等为主要表现。一旦出现以下症状,则要怀疑是否为结肠炎了——\x0d\x0a腹痛,多伴有坠胀感,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或肠鸣即泻。疼痛多为绞痛,遇寒则痛重,得热则痛减。疼痛部位多为左下或脐周围,常伴有腹胀。\x0d\x0a特别当急性结肠炎转为慢性时,便多次出现泄泻多为水样便,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便带黏液,泻下物多是不消化食物,少则每日几次,多则十几次。多数病人精神抑郁,焦虑不安,失眠多梦,心悸烦躁,需要规范治疗。\x0d\x0a中药内服治疗:现有的中成药香连丸、脏连丸、桃花散、保和丸、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等。另外,中医辩证施治进行中药保留灌肠,如通灌汤、三黄汤、青黛散、锡类散等。\x0d\x0a西药治疗:西药主要有肠炎灵、黄连素、双黄连、磷霉素片、乳酸菌片、阿托品等,用于抗感染、解痉、止痛、修复病变肠粘膜、恢复肠道正常功能。\x0d\x0a专家提醒,结肠炎不是普通的炎症,其病因十分复杂,每年死于结肠癌的患者逐步上升。由于许多人对此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病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长期的肠炎、结肠炎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治结肠炎不是简单的几片药顶顶,错误的认为止泻就行,还是应到医院治疗。\x0d\x0a饮食要点——\x0d\x0a(1)注意饮食卫生,勿吃变质食物。在凉拌菜中可加些醋或蒜泥,既可杀菌又可调味,增进食欲。\x0d\x0a(2)夏天炎热,出汗较多,应注意补充盐分,每天可喝一杯加盐的白开水;多吃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番茄、黄瓜、草莓、豆制品等;应少吃辛辣刺激、油腻食物;\x0d\x0a(3)饮品宜清凉忌过冷、且冷食多为高糖分、高脂肪的食品、不易消化。更不可以冷食代替日常饮食。\x0d\x0a(4)夏季食补或药补,适当选用一些滋补阳气的药物,如冬虫夏草等。食用一些能益气生津的食物,如松子、木耳、黑豆。\x0d\x0a精神调适——\x0d\x0a(1)夏季养生重在清,做到心气清净,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避免生气动怒。做到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开阔以达心静自然凉之目的。精神放松、减少忧虑,避免情绪紧张。\x0d\x0a(2)居室清净,不嘈杂,尽量少用空调,门窗打开通风;看电视音量减小;室内不要点太多的白炽灯,以免增加烦热之感。\x0d\x0a(3)劳逸结合,增加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