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目录

1,什么叫生长发育

什么叫生长发育

生长是指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两者密切相关,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而发育成熟状况又反映在生长的量的变化。人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生长和发育是儿童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点。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可有相应的测量值来表示其的量的变化;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生长和发育两者紧密相关,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生长的量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器官、系统的成熟状况。转(百度百科)

2,儿童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儿童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儿童发展的规律有哪些,很多的宝妈对于孩子的成长状况还是很担心的,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将康成长,但孩子的发展规律是什么样的,孩子分为身心发育,思维发育等,儿童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儿童发展的规律有哪些1 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呢 1、生长发育速度的规律是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生长发育的顺序规律是从头到脚,从中轴到边缘;身体系统成熟的顺序规律是神经系统最早成熟,骨骼肌肉系统次之,最后是生殖系统。 2、幼儿的心理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幼儿的认识能力从具体形象为主,慢慢向抽象逻辑发展;幼儿的情绪由无意、易变、外露到稳定和有意地控制发展。 3、幼儿生理上的发展和成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心理发展。当某种生理机能达到成熟水平时,相应的心理能力也会迅速发展起来。 心理及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根据国内外研究资料证明,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有三个关键的年龄阶段。这三个阶段是:2、3岁,6、7岁和11、12岁左右。所谓关键性的年龄阶段, 是指无论在儿童的认识水平、个性特征和行为活动等各个方面,都由量的积累而产生了一个质的变化,即发生了质的飞跃。在这三个关键性的年龄阶段中,有两个年龄阶段是处在学 前期(3岁-6、7岁)。研究表明,学龄前孩子在言语、思维等方面发展中,表现出了明显的质变。 2至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至5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质变期,也是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2至3岁是计数能力发展的转折点; 5至6岁是数概念发展的转折点;3至5岁是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3至8岁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2岁半至3岁是教孩子怎样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3岁是培养人具备独立性的一个关键期。 对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就是为了抓住这些规律和关键时期,做出合适的教育行为。这样父母不仅能更加理解孩子的行为,还能在相应的时期选择更加合适的教育方式,使幼儿教育更加事半功倍,更加得心应手。 儿童发展的规律有哪些2 幼儿思维发展有哪些规律? 动作思维阶段。宝宝可以借助别东西帮助自己达到目的。比如够不到东西,搬小板凳踩在上面。这一阶段的宝宝通常喜欢在动作中思考,作为家长的我们可以在生活场景中设置问题,考考宝宝。 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这时期的宝宝会缺少立体感空间感,家长可以给他们拆玩具,让他们慢慢理解平面和立体的关系,也能让宝宝画出来去体会其中关系。鼓励宝宝多多观察和思考,善于总结。 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可以多考考宝宝一些抽象的题目,由简到难,来锻炼宝宝的思维能力。可以买些锻炼脑力的书,来开发宝宝的智力。要注意让宝宝独立思考,不能太快的公布答案。 宝宝爱模仿、思维直接不懂拐弯。所以作为父母尽量以身作则在宝宝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宝宝的模仿能力很强。不然会导致宝宝学会坏习惯。宝宝对有些事情还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可以逐渐地训练他。 宝宝的形象思维还没成熟,不能像大人那样从具体事物中归纳出抽象概念,家长可以积极地引导宝宝,多跟教宝宝从生活中归纳出抽象道理。并且丰富自己的词汇,给宝宝听故事,对宝宝的语言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宝宝会主次不分,闹出常识性的笑话。那是因为宝宝的社会经验太少,生活经历太少,很多生活常识都不知道。家长最好每天为他讲故事、讲道理、讲生活常识,让宝宝慢慢的懂事起来。 宝宝的好奇心强,让宝宝有自由的活动空间,可以让宝宝在动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要检查好玩具有没有容易误食的小零件,防止意外的发生。在面对宝宝的提问,家长要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 儿童发展的规律有哪些3 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是怎样的 儿童的生长发育一般都是遵循着由上而下,由近到远,有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受到许多先天以及后天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是连续性的有阶段性的过程,而且各个器官系统的发育的速度也是不同,都是有一定的先后顺序。 例如神经系统和淋巴系统的发育是先快后慢,生殖系统是最晚发育的系统,皮下脂肪和肌肉组织的发育,在年幼时期和青春期比较发达,孩子的生长发育也受到遗传因素以及外在因素的影响。 儿童的体格发展具有哪些规律 儿童体格发育的一般规律主要包括:近侧发展规律、头尾规律和向心律。顺序为: 1、近侧发展规律:在婴幼儿期,其体格发育表现形式之一为躯干的生长先于四肢,四肢的近端生长先于远端; 2、头尾发展规律:青春发育期之前,儿童头部生长快 于躯干和四肢,出生时婴儿的头长为身长的四分之一,2个月胎儿的头长为身长的 二分之一,而成人的头长则为身长的八分之一; 3、向心律:在青春期,青少年身高发育遵循由足至小腿、大腿再到躯干的发育规律。

3,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什么规律?

(1)生长发育是一连续过程,又有阶段性
生长发育在整个儿童期不断进行,但不是等速进行的,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特点。所谓阶段性是指每个发育阶段都有鲜明的特点,而连续性则是指前后发育阶段间规律地交替衔接,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奠定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必然趋势。如体重和身长在生后第一年,尤其在前三个月增长速度很快,出现生后的第一个生长高峰,以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至青春期生长速度又加快,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2)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
儿童各器官、脏器的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遵循一定的规律。发育最早的是神经系统,脑在生后2年内发育较快;发育最晚的是生殖系统,淋巴系统在儿童期生长迅速,于青春期前达高峰,以后降达成人水平;心、肝、肾、肌肉等系统的增长基本与体格生长相平行。
(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遵循由上而下、由远而近、由粗糙到精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比如,孩子出生后运动发育规律是先抬头、后抬胸,再会坐、立、行走,这是由上到下;先会挥动手臂,然后才会做手指的运动,这是由近而远;先会抓东西,然后才会用拇指和食指捏取东西,这是由粗糙到精细;先会发单音,后是词组、句子,这是由简单到复杂;先会看、听、感觉事物,认识事物,再发展到有记忆、思维、分析和判断,这是由低级到高级。
(4)每个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其自身的特点
儿童生长发育有许多共性,但由于先天遗传以及先天、后天环境条件的差异,个体发育不可能一致,必然呈现高矮、胖瘦、强弱以及智力高低的不同。有些孩子是先会说话,后会走,有些孩子刚好相反,先会走,后会说;有些孩子生性活泼,好动,有些孩子则比较内向;有些孩子生来和别人好相处,有些孩子则比较难接近,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每个人生长的“轨道”不会完全相同。
因此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的正常范围,所谓的正常值不是绝对的,评价时必须考虑个体的不同影响因素,才能作出做正确的判断

4,人的生长需要哪几个阶段?

一个人从小到大要经过几个不同的阶段: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成年→老年。 小宝宝在1岁以内叫做婴儿,饿了只知道哭,吃饱了就睡,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睡觉。 1—5岁是幼儿,这时期的我们学会了说话、走路和做游戏。 6—12岁是儿童。我们走进小学的大门,在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知识。 12—18岁是青春发育期。我们已经上中学了,将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我们在身体、嗓音和智力上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男生和女生之间就有了区别。 在这之后,我们就已经是成年人了。开始上班,为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到了一定年龄,我们还会像爸爸、妈妈一样拥有自己的小宝宝。 大约到了50—60岁,我们就成了老年人。这时,我们退休在家,安度自己的晚年。

5,人什么时候生长的最快?有几个阶段?

出生前三个月生长最快。 生长有3个阶段: 从出生到2岁,快速生长期。 从2岁到青春期,稳定生长期。 青春期。一般持续4到5年。 1.详解: 1.第一阶段从出生到2岁,又叫快速生长期。出生后的头三个月是人体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2.第二阶段从2岁到青春期开始,也称稳定生长期。这个时期的生长速度相当稳定,每年长高4-5厘米。 第三阶段为青春期,一般要持续4~5年。女孩的青春期蹿长大约在11岁左右,以每年5~7厘米的速成度生长。而男孩的青春期蹿长则大约在13岁左右,以每年7-9厘米的速度生长。 以上三个阶段的身高增长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包括内分泌(生长激素、甲状腺素、性激素等)、营养、生活环境和方式及遗传因素等。 2.肌肉增长: 人体肌肉的增长是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 男子从出生起,随着机体不断生长发育,肌肉逐年增长,25岁时达到最高值,以后又逐年缓慢下降。女子22岁左右达到最高值。 少年时期肌肉的含水量比成人高,而肌肉蛋白能源物质等的储备比成人低,肌纤维较细,肌力弱、耐力差,易于疲劳。年龄越小与成人的差异越大。所以,年龄较小的少年不宜进行长时间、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肌肉训练。

6,生长发育名词解释

生长是指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两者密切相关,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而发育成熟状况又反映在生长的量的变化。 生长和发育是儿童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点。 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可有相应的测量值来表示其的量的变化;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 生长和发育两者紧密相关,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生长的量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器官、系统的成熟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