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小儿麻痹的症状表现是怎样的
病情分析:你好,小儿麻痹症的前驱期症状消失后1~6天,体温再次上升,头痛、恶心、呕吐严重,皮肤发红、有短暂膀胱括约肌障碍,颈后肌群、躯干及肢体强直灼痛,常有便秘。小儿麻痹症的症状在体检可见三角架征、吻膝试验阳性、头下垂征。如小儿麻痹症的病情到此为止,3~5天后热退,即为无瘫痪型,如小儿麻痹症的病情继续发展,则常在瘫痪前12~24小时出现键反射改变。 意见建议:如果还有问题可以继续提问,希望能帮助你。
2,哪些是小儿麻痹症的症状表现
小儿麻痹症的症状 表现呢?一下材料就详细介绍了小儿麻痹症的症状。 1、脊髓型此型最为常见的小儿麻痹症的症状。小儿麻痹症患者可表现为弛缓性瘫痪,不对称,腱反射消失,肌张力减退,下肢及大肌群较上肢及小肌群更易受累,但也可仅出现单一肌群受累或四肢均有瘫痪。 2、延髓型系颅神经的运动神经核和延髓的呼吸、循环中枢被侵犯所致。颅神经受损时则出现相应的小儿麻痹症的症状和体征,以面神经及第X对颅神经损伤多见。 3、脑型型小儿麻痹症的患儿可表现为高热、烦躁不安、惊厥或嗜睡昏迷,有上运动神经元痉挛性瘫痪表现。这也是属于患有了小儿麻痹症的症状之一。
3,小儿麻痹有什么症状?
小儿麻痹一般指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不同临床分型之间的症状有很大差异。从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到病情较轻时的仅有发热、头痛、咽痛、倦怠、食欲减退等非特性流感样表现,到病情严重时的不对称性弛缓性瘫痪,甚至呼吸肌麻痹,可危及生命。 典型症状 隐性感染性脊髓灰质炎 占全部感染病例的90%~95%,感染后没有任何症状。 顿挫型脊髓灰质炎 大约5%的患者在感染1~2周内出现非特异性流感样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咽痛、倦怠、食欲减退、呕吐和腹痛等。 非瘫痪性脊髓灰质炎 约1%的患者除了上述非特异性流感样症状外,还会有更严重的头痛、恶心、呕吐以及颈部、躯干和四肢后部的疼痛和僵硬。 患者一般在3~5天内热退,脑膜刺激征可持续2周,但无瘫痪表现。 瘫痪型脊髓灰质炎 大约0.1%的感染患者会表现为瘫痪型,该型患者不仅具有上述非瘫痪型的临床表现,且病损累及脊髓前角灰质、脑和脑神经。按瘫痪发生的部位又分为脊髓瘫痪型脊髓灰质炎、延髓脊髓灰质炎和脑灰质炎,会引起相应神经元的损伤,产生肢体驰缓性瘫痪或呼吸肌麻痹的表现。 具体可分为5期,即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瘫痪期 一般在第2次发热体温开始下降时或在高热与肌痛处于高峰时发生瘫痪,短期内(通常3~4天)瘫痪达到最严重程度,退热后瘫痪不再进展。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4型: 脊髓型:此型最多见,瘫痪多为下运动神经元性,表现为急性迟缓性瘫痪,其特点:瘫痪肌群分布不均匀、不对称,好发于下肢单侧,近端大肌群瘫痪出现早且重,不伴感觉障碍。如果发生上行瘫痪者,即由下肢向上蔓延至腹、背、颈部而达到延髓。 脑干型:此型影响伴有脑神经支配的肌群,特别是软腭和咽部肌肉容易受累,极少数可以累及延髓呼吸和循环中枢,产生呼吸肌麻痹等表现。 脑炎型:主要表现为神经错乱和意识障碍 ,多见于婴儿,此型是唯一以惊厥为特征的脊髓灰质炎,可出现痉挛性瘫痪,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受损,极少见。 混合型:兼有脊髓型和脑干型瘫痪的临床表现,可出现肢体瘫痪、脑神经受损、呼吸中枢损害、血管运动中枢损害等。 “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人类是唯一已知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天然宿主,粪口途径为主要的传播途径,病毒经口进入肠道,在肠道中繁殖。 90%~95%的脊髓灰质炎为隐性感染,即没有任何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头痛、咽痛、倦怠等。此外,由于脊髓灰质炎病毒可侵犯神经系统,患者还可出现驰缓性瘫痪,重者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该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接种疫苗以预防感染是关键。 基本病因 该病主要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 脊髓灰质病毒属于微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包括3个血清型(1、2、3型),引起瘫痪的多为1型,占80%~90%,其次为3型。 该病毒具有嗜神经性,导致受感染的神经元变性、坏死,严重时导致患者瘫痪。该病毒非常耐寒,乙醚、氯仿和乙醇无法将其灭活,但电离辐射、甲醛、氧化剂、含氯消毒剂、高温、紫外线和苯酚等可迅速将其灭活。 诱发因素 与确诊的脊髓灰质炎患者有密切接触史。 近期曾到过脊髓灰质炎流行的地区。 近期当地发生脊髓灰质炎野生型病毒输入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