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别闹了,费曼先生》讲的是什么?

《别闹了,费曼先生》讲的是近代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费曼的生平事迹,内容包括小顽童的成长、误闯普林斯顿、从军记、堂堂大教授、笑闹中的真智慧。 费曼一生幽默机智、几近顽童的行止,与其在理论物理方面的成就齐名。本书与《你管别人怎么想》同享盛名,全书没有难懂的科学知识。 在一件件新鲜事背后,隐然透露着人性最接近自然的本质。费曼先生得过诺贝尔奖,是近代最伟大的理论科学家之一。他是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任教约四十年。 扩展资料: 赏析: 书里妙趣横生的故事只是费曼一生的冰山一角。书中未提,但是能感觉到,在罗沙拉摩斯研究原子弹的工作是严肃紧张高强度的,环境是单调封闭的。 费曼还是能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自己插上一朵鲜花。尽管信件检查制度恼人,严重干扰他和病重妻子的来信。他和信件检查人员玩躲猫猫,耍各种小机灵小手段躲避检查。 每次惹火或成功戏弄到检查员,费曼都颇为自得,从中取乐。 这家伙无论在什么时候怎样的地方总能发现好玩有趣的东西。 原子弹试爆成功,重返“文明世界”,大概卸去了繁重的原子弹研究工作,拉紧的皮筋突然放松下来,一时间无所适从。病魔带走了妻子,孤身一人,常常不能集中精力做研究。 为自己一事无成毫无建树忧焦躁不安。甚至还有油尽灯枯之感。费曼还在罗沙拉摩斯工作的时候,阿琳在阿布奎养病,需要开车数小时才能到达。 最终费曼还是没能来得及赶到,见妻子最后一面。阿琳的离开费曼心里早有准备,强大的理性也很好地抑制住情感地宣泄,费曼在当时并没有感觉到特别难过,又很快地投入到工作中。 后来他又写道:“我必须慢慢厘清发生在阿琳身上的是怎么一回事——以致于一直到好几个月之后才哭出来。那时我在橡树岭,刚巧路过一家百货公司。 看到橱窗内的洋装,心想阿琳一定会喜欢其中的一件,就再也按耐不住了。”在《费曼的彩虹-物理大师的最后24堂课》里,费曼说:“人都会死,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但是跟艾琳在一起的时候,我真的很快乐,这就够了。在艾琳去世后,我的余生不必那么好,因为我已经尝过那种滋味了。” 作者介绍: 理查德·费曼(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出生于纽约市,俄罗斯和波兰犹太人移民到美国的后裔。美国物理学家。1939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 1942年6月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与艾琳结婚、同年加入美国原子弹研究项目小组,参与秘密研制原子弹项目“曼哈顿计划”。 1945年“曼哈顿计划”结束,在康奈尔大学任教。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提出了费曼图、费曼规则和重正化的计算方法,是研究量子电动力学和粒子物理学不可缺少的工具。 还发现了呼麦这一演唱技法。 被认为是爱因斯坦之后最睿智的理论物理学家,也是第一位提出纳米概念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别闹了,费曼先生
2,费曼是什么量子化的创立者
1965年因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理查德·费曼理查德·费曼RichardFeynman(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提出了费曼图、费曼规则和重正化的计算方法,是研究量子电动力学和粒子物理学不可缺少的工具。
1939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念研究生。 1965年因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1986年调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一事,用一杯冰水及一只橡皮环证明出事原因。 1988年2月15日不幸因癌症逝世。
编辑本段主要著作
费曼物理学讲义(TheFeynman'sLecturesonPhysics) 物理之美(TheCharacterofPhysicalLaw) 量子电动力学(Q.E.D.:TheStrangeTheoryofLightandMatter) 你管别人怎么想(WhatDoYouCareWhatOtherPeopleThink?) 别闹了费曼先生(SurelyYou'reJoking,MR.Feynman!) 这个不科学的年代(TheMeaningofItAll:ThoughtofaCitizenScientist!)
编辑本段人物事迹
许多人认为,理查德·费曼(RichardFeynman)是20世纪诞生于美国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一个独辟蹊径的思考者,超乎寻常的教师,尽善尽美的演员,1918年5月11日,理查德·菲利浦·费曼(RichardPhillipsFeynman)出生于纽约市。他的父亲是麦尔维尔·阿瑟·费曼,母亲是露茜尔·菲利浦。但是费曼是在长岛南岸的法罗克维长大的。他有一个妹妹琼,比他小9岁,两个人的关系非常亲密,琼后来也成了一名物理学家。虽然麦尔维尔和露茜尔都是犹太人,但是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却没有狭隘偏执的宗教观念。理查德·费曼
麦尔维尔是1895年和父母一起来到美国的,那时他还是个5岁的孩子。他们是白俄罗斯的明斯克人。年轻的时候他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是他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来实现做物理学家的梦想。干了几种杂活之后,他成了一个制服加工公司的业务代表。在理查德出生之前,麦尔维尔就对妻子说:“如果生个男孩子,他准能当个科学家。”为了确保自己的预言实现,他尽了最大的努力。 当儿子还坐着幼儿专用的高椅子时,麦尔维尔就买了一套浴室用的白色和蓝色瓷砖。他用各种方法来摆放它们,教理查德认识形状和简单的算术原理。当孩子长大一点时,麦尔维尔就带他去博物馆,并且给他读《不列颠百科全书》,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耐心地解释。后来费曼愉快地回忆道:“没有压力,只有可爱的、有趣的讨论。” 麦尔维尔教会了理蒂(小理查德的昵称)怎样思考。他让理蒂设想他遇见了火星人,火星人肯定要问很多关于地球的问题。比如说,为什么人在夜里睡觉呢?理蒂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 这种培养和教导是很有好处的。年轻的理查德很快就开始自己读《不列颠百科全书》了,他对上面的科学和数学文章尤其感兴趣。他从阁楼上找到一本旧课本,于是就照着课本自学起几何。 尽管理查德是一个智力早熟的少年,但是他却觉得人文科学枯燥无味,他对历史和文学毫无兴趣。他认为英语的拼写太缺乏逻辑性,所以他即使到了成年以后也不擅长拼写。 高中毕业之后,费曼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最初主修数学和电力工程,后来他在物理学中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193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又到普林斯顿大学念研究生。1942年6月,他获得了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费曼最可亲的品质之一,是他对于自然的奇迹无休止的好奇心和从全新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费曼喜欢观察最普通的自然现象,并找出其中的道理,这些现象大部分人,包括物理学家在内,都不会注意到。费曼常说,如果一个人学会了解释简单的东西,他就懂得了解释是什么;也就是说,他理解了科学本身。 费曼具有一种奇特的性格。第一次遇到费曼的人马上会为他的才华所倾倒,同时又会对他的幽默感到吃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在康奈尔大学见到了理查德·费曼,他说他的印象是:“半是天才,半是滑稽演员。”后来,当戴森对费曼非常了解之后,他把原来的评价修改为:“完全是天才,完全是滑稽演员。”费曼总是用通俗的语言说话,从来不用高深的词语或者词组。虽然费曼一直使用通俗的语言,但是如果他愿意的话,他可以很雄辩地讲话(完全符合语法规范),他还能写出非常优美的诗句。这也许正是对他的天才和自信的最好注释。在他的晚年,费曼努力地做好他的前妻阿琳(费曼一生的挚爱,因肺结核而匆匆逝去)认为重要的事情。他开始绘画,并画出了很好的素描和油画作品。1988年2月15日,他与世长辞,终年69岁。他去世后的第二天,学生们在加州理工学院10层高的图书馆顶楼挂起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我们爱你,迪克”。
1986年,挑战者号失事后,费曼做了著名的O型环演示实验,只用一杯冰水和一只橡皮环,就在国会向公众揭示了挑战者失事的根本原因-低温下橡胶失去弹性。
3,费曼平生的资料
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英文:Richard Phillips Feynman,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1] 。 理查德·费曼,高中毕业之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最初主修数学和电力工程,后转修物理学。193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1942年6月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与高中相识的恋人艾琳结婚。1942年,24岁的费曼加入美国原子弹研究项目小组,参与秘密研制原子弹项目“曼哈顿计划”。1945年艾琳去世。“曼哈顿计划”结束,费曼在康奈尔大学任教。1950年到加州理工学院担任托尔曼物理学教授,直到去世。 提出了费曼图、费曼规则和重正化的计算方法,这是研究量子电动力学和粒子物理学不可缺少的工具。费曼还发现了呼麦这一演唱技法,曾一直期待去呼麦的发源地——图瓦,但是最终未能成行。 他被认为是爱因斯坦之后最睿智的理论物理学家,也是第一位提出纳米概念的人。 中文名 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 外文名 Richard Phillips Feynman(英文原名) 别 名 Dick(迪克);理蒂 国 籍 美国 民 族 犹太人 出生地 纽约市皇后区小镇法洛克卫 出生日期 1918年5月11日 逝世日期 1988年2月15日 职 业 学者、物理学家 毕业院校 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 信 仰 无神论 主要成就 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物理教师协会奥斯特奖章 代表作品 费曼物理学讲义、物理之美 曾属机构 曼哈顿计划 博士导师 约翰·惠勒
4,理查德·费曼有哪些成功故事?
在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不请自来的昆虫朋友,那成群结队而又形色匆匆的蚂蚁们,也算是人类家中的常客了。对待这些小蚂蚁,有人把它们捏死、有人装作没看到,而物理大师费曼是充满了好奇而且仔细的观察它们。 费曼就是具有这样一种奇特的性格。第一次遇到费曼的人马上会为他的才华所倾倒,同时又会对他的幽默感到吃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在康奈尔大学见到了理查德·费曼,他说他的印象是:“半是天才,半是滑稽演员。”后来,当戴森对费曼非常了解之后,他把原来的评价修改为:“完全是天才,完全是滑稽演员。” 费曼最可亲的品质之一,是他对于自然的奇迹无休止的好奇心和从全新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费曼喜欢观察最普通的自然现象,并找出其中的道理,这些现象大部分人,包括物理学家在内,都不会注意到。费曼常说,如果一个人学会了解释简单的东西,他就懂得了解释是什么;也就是说,他理解了科学本身。 1945年7月16日清晨5点29分45秒,当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微明的天空中爆炸时,理查德·费曼可能是唯一用裸眼观看的人。聚集在这里的著名科学家和政要人物每人都发给一副电焊工用的眼镜,费曼也不例外。但他永远都是个叛逆者,他没有戴眼镜,而是躲在一辆大卡车的挡风玻璃后面,他心想这么厚的玻璃一定能够阻挡住紫外线辐射。费曼深知那天将要发生什么事情,就是他领导一个小组,进行了第一个核裂变炸弹所需要的极其复杂的运算。 忽然一道强光穿透了黑暗,顷刻之间它变得非常明亮,一瞬间费曼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一边。然后,光好像灭了一会儿,等它重新出现的时候,已经形成了一个光芒四射的大火球,迅速变幻着颜色,先是白色,然后是黄色,最后变成了橘黄色。一片由烟雾和爆炸碎片构成的黑云冲天而起,渐渐地形成了我们所熟悉的蘑菇形。 费曼感到一股强烈的喜悦之情,几个月艰苦的工作终于结出了果实。但是,由于这次爆炸及其后果,他的生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根据费曼由蚂蚁被气味吸引这个规律所得出的“快捷方式”,人们发明了“蚁行算法”。时至今日,已有不少人将这一套算法用在电信、信息、水资源、运输、工厂管理、甚至军事战略上,并且出现了“群体智慧”和“虫群战略”等名词。其中受益良多的,不仅有成功应用蚂蚁智能而改善效率的企业,还有发明原理和发展这些技术的昆虫学家和其他的科学家。 理查德·费曼除了是一名物理学家以外,在他一生中的不同时期,他还是无线电修理者、保险柜密码破解高手、艺术家、舞蹈爱好者、手鼓演奏者和玛雅像形文字的破译者。在广为流传的轶闻中,他常与拉斯维加斯的舞女和赌徒聊天最为有趣。他的世界充满好奇,是一个典型经验主义者。 费曼去世后,人们发现在他屋内的黑板上有两句话分别被粉笔线圈了起来,十分显著,好似是不能擦掉的座右铭。对于了解费曼的人来说,这两句话生动表明了他强烈的好奇心与独立的精神两项特质,第一句是:“我不能创造的东西,我就不了解。”第二句是:“知道如何解出每一个已经被解过的问题。”
5,理查德·费曼生平简介是怎样的?
理查德·费曼理查德·费曼简介:姓名:理查德·费曼(RichardFeynman); 出生年代:1918—1988; 职称:物理学家; 国家:美国; 个人情况:许多人认为,理查德·费曼是20世纪诞生于美国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一个独辟蹊径的思考者,超乎寻常的教师,尽善尽美的演员,理查德·菲利浦·费曼出生于纽约市。他的父亲是麦尔维尔·阿瑟·费曼,母亲是露茜尔·菲利浦。费曼是在长岛南岸的法罗克维长大的。他有一个妹妹琼,比他小9岁,两个人的关系非常好,琼后来也成了一名物理学家。虽然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但是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却没有狭隘偏执的宗教观念。理查德·费曼,是一位典型的美国物理学家,1935年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毕业后,又到普林斯顿念研究生,于1942年获得博士学位。从1943年起,在美国的原子弹研制基地洛斯-阿拉莫斯工作,战争结束后,1946年,成为康耐尔大学教授。后来,从50年代起,在加州理工学院任教,先是当普通教授,后于1959年成为图尔曼理论物理学教授。除了曾短期到巴西讲学之外,他一直在加州理工学院工作。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提出了费曼图、费曼规则和重正化的计算方法,是研究量子电动力学和粒子物理学不可缺少的工具。后来,他因患癌症而在洛杉矶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