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双汇瘦肉精事件什么时间发生的
- 2,315双汇 瘦肉精事件 是怎么一会事 做下介绍?
- 3,双汇“瘦肉精”是怎么回事?
- 4,为什么会发生双汇瘦肉精事件
- 5,双汇瘦肉精事件始末?
- 6,双汇瘦肉精事件全过程
- 7,怎么样从公共关系的角度分析双汇此次瘦肉精事件?
1,双汇瘦肉精事件什么时间发生的
2011年3月15日。 2011年3月15日,央视曝光双汇子公司河南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连续多年收购“瘦肉精”猪肉,沉寂近两年的“瘦肉精”死灰复燃,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据央视报道河南一些地方“瘦肉精”事件曝光后,河南省政府高度重视,在沁阳市、孟州市、温县、获嘉县等四地展开拉网式排查,并对济源市当地的“双汇”冷鲜肉进行抽检,首次通报数据显示,双汇品牌部分冷鲜肉“瘦肉精”抽检呈阳性。 扩展资料: “瘦肉精”对人的危害很大,主要表现为在:急性中毒时出现心悸,面颈、四肢肌肉颤动,手指震颤,足有沉感甚至不能站立,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脸部潮红,皮肤过敏性红色丘疹。原有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上述症状更易发生,对哺乳动物的危害于此相似。 耐受性弱且有应激因素长时间存在时甚至可以发生猝死。饲喂瘦肉精的猪,在长途贩运途中经常有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导致猝死的情况。“瘦肉精”性质稳定,要加热至172℃才会分解,所以普通烹调方法根本无法破坏它的结构。有研究表明,如果长期食用,还会导致染色体畸变的可能,会诱发恶性肿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瘦肉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双汇集团
2,315双汇 瘦肉精事件 是怎么一会事 做下介绍?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报道,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有毒猪肉流向了双汇。 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是河南双汇集团下属的分公司,以生猪屠宰加工为主,有自己的连锁店和加盟店,“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的字样随处可见,但却不包括“瘦肉精”检测。 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采购部业务主管承认,他们厂的确在收购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所谓“加精”猪,而且收购价格比普通猪还要贵一些。这种猪停喂“瘦肉精”一周后,送到他们厂里卖的时候就不容易被查出来。 河南孟州、沁阳、温县等地一些添加“瘦肉精”养殖的生猪,也都卖到了济源双汇。 “瘦肉精”猪肉检疫走过场 央视记者发现,河南孟州市、沁阳市等十几家养猪场,都在养殖这种肌肉发达的“健美猪”,养猪户在饲料里偷偷添加“瘦肉精”,一千斤饲料加120克,从一百八九十斤喂到二百二三十斤重。这种加“瘦肉精”喂出来的猪,不但卖相好,而且还能多卖几十元钱。 在河南孟州市、沁阳市、温县和获嘉县,生猪养殖环节违禁使用“瘦肉精”几乎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瘦肉精尿检”、生猪检疫等如同走过场,有的“尿检”甚至用人尿冒充,每头猪花两元钱就能买到三大证明,再花上一百元打点河南省省界的检查站,便可以一路绿灯送到南京一些定点屠宰场。无需检测“瘦肉精”,每头猪交10元钱就能得到一张“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有了这张证明,用“瘦肉精”喂出来的所谓“健美猪”就能堂而皇之地进入南京市场。 ■ 查处 农业部责成严肃处理 据新华社电 有媒体播出《“健美猪”真相》的报道后,农业部第一时间责成河南、江苏农牧部门严肃查办,并立即派出督察组赶赴河南督导查处工作。 多年来,农业部一直将“瘦肉精”监管作为监管工作重点。2002年2月,农业部会同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出台了《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目录》,将“瘦肉精”列为禁用药品,并将“瘦肉精”列入年度例行监测计划。 农业部将彻查并责成有关地方和部门对相关责任人员严肃处理,随后向社会公布。 ■ 追访 北京冷鲜肉销售未受影响 昨日下午6时左右,京客隆、劲松洋华堂超市的所有双汇火腿肠等产品全部下架。不过,家乐福、沃尔玛等超市,未收到下架消息。 沃尔玛有关负责人说,一旦有相关部门出具检测报告,超市会立即行动。 物美集团发言人表示,已要求双汇公司出具最新检验报告,并通知各个门店,如果消费者对已购买的产品有疑虑,公司可进行登记。 “我们都是唐山来的肉,没问题。”昨天,记者走访双汇位于草桥、芳城园小区的冷鲜肉连锁店,销售人员表示。 连锁店一店员说,昨天上午双汇北京公司的经理和业务人员就通知他北京的肉没问题,“该怎么卖就怎么卖”。本报记者 刘洋 廖爱玲 ■ 影响 双汇上市公司宣布停牌 本报讯 (记者李静)昨日下午,双汇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双汇发展跌停。昨日傍晚,双汇发展发布停牌公告。 停牌公告中称,由于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属于该公司正在实施的重大资产重组中的拟注入资产,该公司正就媒体所报道的内容向相关方进行核实。由于该事项存在不确定性,“双汇发展(000895)”将于2011年3月16日上午9时30分起停牌,待相关事项核实清楚后复牌。 据了解,双汇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总资产100多亿元。年肉类总产量30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 ■ 解释 “瘦肉精”肉可致人患瘤 “瘦肉精”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如果把“瘦肉精”添加到饲料中,的确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国内外的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长期食用则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会诱发恶性肿瘤。 ■ 背景 用“瘦肉精”可追刑责 北京工商负责食品检测的人士介绍,目前“瘦肉精”是属于日常检测的项目,同时快速检测也能检测出来。据介绍,早在2002年,农业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7种“瘦肉精”。200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规定新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对使用“瘦肉精”养殖生猪,以及宰杀、销售此类猪肉的,将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责任
3,双汇“瘦肉精”是怎么回事?
双汇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猪肉不检测“瘦肉精”。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那么瘦肉精是什么?有什么危害呢?
一、“瘦肉精”的化学本质
瘦肉精的化学名为盐酸克伦特罗。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β-肾上腺素能兴奋剂,具有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常用来防治哮喘、肺气肿等肺部疾病。当其应用剂量达到治疗量的5~10倍时,又具有能量重分配作用,可使肌肉合成增加,脂肪沉积减少,因此俗称为“瘦肉精”。在畜牧业生产中一些非法生产者将其作为一种生长促进剂添加到动物饲料中,用以改善胴体的品质,同时也造成食品中瘦肉精的残留。所以,瘦肉精既不是兽药,也不是饲料添加剂,而是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毒品。该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易溶于水。
二、生猪食用“瘦肉精”后的表现
1、猪毛色光亮,皮肤红润,喜睡不愿动,吊肚,臀部肌肉丰满紧绷,脂肪薄,有经验的肉贩用手抓捏臀部肌肉的厚度,即可判别该猪是否食用瘦肉精。有的
猪背部肌肉丰满凹下成槽,驱赶时起身困难,气喘,个别跛行。
2、高温季节驱赶猪易发生应激反应,表现为猪行走困难,站立不稳,四肢发抖,全身肌肉震颤,并伴有呼吸困难,喘气急促,很快就会死亡。
3、一般在临上市前20天在饲料或饮水中临时添加喂食,在库存饲料中检测难以发现,如喂食超过20天,猪会出现站立不稳,肌肉震颤等迹象。
4、宰后胴体肌肉颜色深红,肌肉饱满、结实、不易渗出液体,皮薄,脂肪较少。而未食用“瘦肉精”的猪肉相对色淡,脂肪较厚、肌肉切面容易渗出液体,由于肉贩误导,消费者不会区分的话,就很容易买到不健康的猪肉,一些不法肉贩为了自己的利益,要求农户喂食,否则压级压价,甚至不予收购,导致该毒品在生猪养殖环节中蔓延。
三、瘦肉精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瘦肉精的化学结构稳定,在体内不会破坏分解,以原形排出体外。研究显示瘦肉精完全能耐受100℃高温,要经126℃油煎5分钟才会破坏减半。因此常规烹调对肉食品残留的瘦肉精起不到破坏作用。如果生猪在屠宰前没有足够休停时间(一般停药28天以上),
则在肌肉和内脏器官有较高浓度的药物残留。人食用后重者出现心慌、肌肉震颤、头疼、神经过敏等症状;轻者感觉不明显,但长期食用可致“慢性中毒”,引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
四、瘦肉精的检测
“瘦肉精”在组织中残留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质联用测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等。现常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进行检测,所需仪器设备:酶标读数仪、离心机、震荡器、微量移液器。所需试剂和材料均由试剂盒厂商提供。检测结果小于1.0ng/ml时可判为未检出,大于时判为检出。此结果应根据需要与否而决定是否进行定量确证。
肉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咱老百姓的健康,是不可忽视的大事。与前些年社会普遍关注的“注水肉”问题相比,含瘦肉精的猪肉对人体的伤害更直接,又因其在肉的外观上不易辨别,故这种形式的伤害也更具隐蔽性,也更厉害。
4,为什么会发生双汇瘦肉精事件
对任何一个机构而言,之所以出现公共关系危机,无非是因为其行为损害了公众的利益,从而引发了公众的不满,反过来影响了机构的生存与发展。所以无论是谁,一旦发生公关危机,要想转危为安,首先不要考虑自己,而要以最大的诚意面对公众,承担责任,对公众表示真诚的道歉,同时尽最大努力赔偿公众的损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重获信任,继续发展。
而更为重要的是,机构要有前瞻性,在日常管理中做足功夫,从根本上预防危机的发生。所有预防措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当是防止公众利益的受损。
但遗憾的是,现实中这样进行公共关系管理、处理公共关系危机的机构并不多。许多事件中处理危机的动机就很成问题,不是考虑公众利益,也不是为了预防和解决问题,而是处处从自身利益出发,想着如何尽快平安上岸。
如果双汇真的把消费者利益放在首位,我想其自我标榜的十八道检验工续,不会检测不到瘦肉精。可惜的是,这种承诺只是出现在了广告上面。而在出了问题之后,第一反应是如何捂盖子,不让公众知情;实在隐瞒不住了,道歉勉强还有,但一提到责任、赔偿,便顾左右而言他,把责任推给别人,自己摆出一副很受伤的样子来。
其实任何一个机构,只要具有社会责任心,并将其落实到日常管理中,公关危机就不容易发生。但这恰恰是很多企业所缺乏的。更严重的问题是,他们掌握了更多的资源,可以不进行危机公关,可以不道歉,可以不负责任,可以不赔偿,最后可以无视民意,平安渡过危机。这才是最令人感到不安的地方。(周云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原题:公关不是百试百灵
5,双汇瘦肉精事件始末?
保食品安全,双汇提档加速在行动
行动之一:生猪逐头检验,确保食品安全
从3月16日起,双汇集团实施生猪屠宰“瘦肉精”在线逐头检验,旨在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
近日,笔者应邀在双汇集团股份屠宰厂生产车间参观中看到,生产流水线多道工序前双汇员工各司其职,生产线运转井然有序,一切如常。笔者在一个“瘦肉精在线逐头检验”的标识牌前停了下来,只见工作案上摆放着试剂条,检验检疫和品管人员在忙碌地进行“瘦肉精”逐头检验。检验检疫人员告诉笔者,为适应生猪屠宰“瘦肉精”在线逐头检验的需要,3月16日以来,厂里又新增加了不少技术人员和设备。据双汇集团一位高管告诉笔者,改生猪屠宰“瘦肉精”“抽检”为“在线逐头检验”,全年预计增加“瘦肉精”检测费用3个多亿。
为安全不惜成本,不计代价,双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毫无疑问,实施“瘦肉精”在线逐头检验后,双汇的产品将更加安全、放心。
双汇集团引进先进的检测仪器对“瘦肉精”进行检测
行动之二: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 公开透明接受监督
双汇集团引入独立监督机构,建立产品安全第三方检测机制。目前,双汇集团与产品安全第三方检测机构——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签订了食品安全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据介绍,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作为当今国内同行业最大的跨国公司,曾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唯一的商品检测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监督机构,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将对双汇集团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和内控体系进行全方位的第三方监督审核和检测检验,并定期向企业和社会反馈结果,以期走出一条全新的食品安全监督模式,确保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
有关专业人士认为,双汇集团引入独立监督机构,建立产品安全第三方检测机制,不仅是对本企业产品质量安全内控体系的一个完善,同时,对国内食品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也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行动之三:建立索赔机制 把好上游关
近日,双汇集团向广大供应商重申了旨在强化源头控制的索赔制度。制度规定,双汇集团生猪收购头头检验,原辅料进厂批批检查。供应商供应的生猪和原辅料要确保安全,供应前要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保证不采购有“瘦肉精”的生猪,不交售有“瘦肉精”的生猪,凡提供有毒、有害等非食品原料的供应商,除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处理外,还要按“问题生猪”或“问题商品”价值的两倍进行索赔;供应商供应的各类物资,必须证件齐全、真实、有效,如弄虚作假,无论是供应商还是企业职工,都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决不让一头“问题猪”和“问题原料”流入双汇任何一个工厂。
行动之四:警钟长鸣 设立企业安全日
牢记教训,警钟长鸣。双汇集团将今后每年的3月15日设为“双汇食品安全日”,同时成立“双汇集团食品安全监督委员会”,邀请肉类行业、食品行业、公共媒体、政府监管部门等外部专家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建立企业食品安全奖励基金,并于每年3月15日“双汇食品安全日”期间,对坚守食品安全的供应商、销售商进行公开表彰、奖励;设立举报制度,彻查、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的事件和责任者。以此让“产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的企业理念,深深植根于双汇集团广大干部职工的脑海中,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确保食品安全长治久安。
行动之五:发展养殖业,上下游联动保安全
“双汇集团将加快发展养殖业,进一步完善双汇产业链。屠宰加工厂建到哪里,养殖场就跟到哪里。围绕工厂配套建设年出栏50万头的养殖基地,并配套建设年产20万吨的饲料加工厂,以此来保证对上游生猪资源的安全控制。”万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言之凿凿。
在大力发展自有养殖业的同时,双汇集团宣布还将进一步调整采购渠道。采购重点要向规模化养殖场转移,与其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并同时签订生猪交售承诺书,保证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在原辅物资采购方面,与实力强、质量好、讲信誉的大企业进行战略合作,签订质量安全保证书,并由集团公司“技术、品管、采购、生产、管理”等部门组成认证小组,到供应工厂进行供方评审,保证质量控制体系等符合双汇的产品质量要求,确保进厂原辅料安全可靠。
毫无疑问,上述措施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提高双汇集团对上游产业链安全的控制力,把食品安全的生产能力提高到一个新高度,推动双汇集团实现更稳定、更健康的发展。
科学、专业、权威的检测结果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1年4月18日8:00,河南省、浙江省、山东省、湖北省、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辽宁省、河北省、甘肃省、海南省、广东省、青海省、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深圳、石家庄、哈尔滨、沈阳、长沙、昆明、西安、成都、长春、青岛、宁波、清远、阜新、鞍山、漯河、金华、宜昌、绵阳、日照、遂宁、望奎、本溪、怀化、汕头、衡阳、盐城、黑河、潍坊、淮安、葫芦岛、鹤壁、咸宁、佛山、克拉玛依、上饶、皋城、靖州、江门、滁州、梧州、淮南、明光、遵义、东营、吉林、兰州、福州、晋城、安庆、西宁、台州、莱芜、合肥、东莞、鹤岗、来宾、德兴、惠州、万州、泾县、池州、苏州、济南、徐州、运城、济宁、莱阳、黄冈、许昌、常德、绥化、朝阳、芦山、威海、德州、滨州、阳泉、乌兰察布、十堰、呼和浩特、高安、沧州、景德镇等100多个省、地市的质检、动检、畜牧、工商等部门抽检结果,双汇产品全部合格。其中北京市食品办、工商局采用2008年奥运会时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抽检了“双汇”33个熟肉制品样本,检验结果全部合格
6,双汇瘦肉精事件全过程
2011年3月15日,央视对“健美猪”的真相进行了暗访揭秘,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健美猪”的肉已经流入着名品牌双汇的生产线上。双汇集团3月16日在其网站上刊登声明称,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是双汇集团下属子公司,对此事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双汇集团深表歉意。
上市公司双汇发展股票15日跌停,并发布停牌公告。待相关事项核实清楚后才会复牌。另外,上海市的部分大型连锁卖场已对“双汇”产品做下架封存处理。
事实上,本次事件不仅给双汇造成巨大影响,整个肉制品行业也难免会受到牵连。“瘦肉精”猪肉遭到媒体曝光后,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措施,立即查封了报道涉及的16家生猪养殖场,对涉嫌使用“瘦肉精”的生猪及134吨猪肉制品全部封存。相关部门还将派出工作组,深入各地全面彻查。另外,6名违纪人员被停职或开除公职。
7,怎么样从公共关系的角度分析双汇此次瘦肉精事件?
双汇瘦肉精和锦湖轮事件背后的危机公关
大食品网2011-3-29 9:25:59 浏览量:
事件的简要回顾
双汇瘦肉精事件:2011年3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了双汇集团济源公司收购屠宰喂养瘦肉精的“健美猪”的事件;3月16日,双汇集团发表致歉声明;3月17日,双汇集团再次发表声明,撤销了济源公司相关责任人的职务。但,虽然各地商超纷纷自主下架,但双汇一直没有发出召回声明,也没有启动赔偿机制。
目前,事件还在进一步发酵或逐渐平息中。我大胆预测,双汇不会是2008年的三鹿,轰然倒掉。但双汇一定会成为2005年的光明,在回锅奶后让位蒙牛伊利,从此退出行业老大的地位一样,成为行业第二阵营品牌,让贤雨润金锣得利斯甚至更多的弟兄。
危机分析
这是一次典型的严重危机,严重到可能考验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属于危机里的最危机——五星危机。
双汇一直在广告中自称“开创中国肉类品牌”,一直强调“十八道检验,十八道放心”,平时说得多高兴,此时摔得多可怜。双汇还是食品安全的示范单位,是行业诚信的标杆企业。不仅打了自己企业的脸,还和三鹿一样,打了有关主管部门的脸。
危机处理中的关键点控制情况分析
双汇愧是快消品行业的品牌企业,因为快消品难免时时遇上或大或小的危机,所以应对起危机来,会有一些经验;为了应对危机,感觉也进行了不少培训和演练。但显然,双汇集团在此次危机管理中,也暴露出不少危机管理的漏洞来。
让我们逐一来进行分析。
双汇在本次危机处置中,有若干点是中规中矩的,但因为一些平时公关准备不足,加上一些处置细节的失当,实在算不得成功的公关。
双汇的成功细节
第一,反应及时。俗话说得好,天天那么多云飘过,谁知道哪朵云会下雨?企业领导人和公关负责人,最怕反应不及时,更怕反应过度。因此,双汇能在危机24小时内发出第一封公开的《声明》来“致歉”,达到安慰媒体和民意的作用,是及时的。在第三天即17号,再次发表《声明》,处理了相关责任人,让舆论有正面内容演进,也是很好的续篇。
第二,在两次声明中,双汇绝口不提召回和产品下架,虽然难免给部分媒体以拒不认错的口实,但同时给自己留下翻身的机会,也还是利大于弊的。
双汇的失误细节
总体上看,双汇在处置中,失误的细节不少,甚至有些低级错误,直接加剧了危机或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
第一,危机管理的haccp模型告诉我们,平时的政府和媒体关系决定危机时的损失情况。从双汇的情况看,虽然一直是央视的大客户,天天在央视喊着“开创中国肉类品牌”,但显然并没有受到相应的中国特色的媒体保护。虽然央视本次瘦肉精的选题来头不小,但明明是行业的问题,却为什么一定拿双汇开刀,实在值得反思。同时,也没有得到其他媒体或相关部门的信息预警。显然,平时的公关功课,并不出色。
第二,危机发生过程中,双汇虽然也内部禁止员工接受采访了,但一是“禁令”本身居然从员工口里传递给媒体被媒体当新闻报道出来;二是实际上多人有意无意间接受了媒体的采访,既造成了非必需信息传递,甚至信息矛盾,给媒体抓住些把炳,又因为回答前没有经过团队斟酌,出言不慎。如副总经理杜俊甫第一次接受采访时显然还没准备好,完全否认事实,称“农业部对瘦肉精有严格的规定,双汇集团同样对瘦肉精一直有严格的管理和检测规定,不可能出这样的事情,所以集团一定会严格核实,了解具体实情,给消费者一个交代。”甭说你明明知道瘦肉精的事是行业潜规则基本是事实了,就算真是偶然事件,确实不一定发生,也不敢一口否了。这让我们想起当年2005年光明乳业河南山盟公司出事后,光明铁娘子王佳芬也是第一时间说“上海没事”,结果非把媒体的矛头引到上海,引出个“早产奶”的不是事的事。以至于危机雪上加霜。
与杜俊甫说话不讲究对应的,双汇宣传部的人口风就专业和严谨得多。面对同一间媒体,宣传部的人员说的是:“公司已知悉此事,正在调查济源厂情况。”所以,根本就不应该指定杜俊甫当发言人,或者即使指定他了,他的话也必须是危机处理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
更不该的是,双汇的一些员工还在“被”采访。他们可能都不认为自己被采访过了,因为有的对媒体说的是“集团要求我们不能接受采访,要不会罚款”;有的只说了句“销售受了一点点影响。”但是这些看似不打紧的话,被媒体别有用心地发表出来后,味道就大不一样了。
第三,双汇的16日的声明,总体上是符合危机公关的haccp要点的(比如关键时间点和地点屏蔽),但第五条“食品安全是个系统工程”,暗示瘦肉精喂猪的是养猪的农民,不是双汇。这撇责任的内容,抛得太早了。第一个声明,没怎么着就拉垫背的,显然太急。先把责任看似全面其实“虚虚”地揽下来,落个好态度,然后再择机在第二个第三个声明中,表达自己其实很冤,才可能获得媒体同情,消费者认可。
大家明明知道这猪不是双汇养的,为什么还是不能原谅?双汇太着急了。
果然,双汇的这个声明,引来一片指责,最典型的是:一旦造假丑闻曝光,这些大企业们总是满脸无辜,并很快把公众的注意力引向产业链中最低端的群体——那些奶农、养猪者——好像他们的良心泯灭、利欲熏心才是结症所在。而后,执法部门雷厉风行地端掉一个个“黑窝点”,故事的结尾总是这样——形象猥琐的犯罪分子遭到严惩、大企业吸取沉痛教训(还记得牛根生的眼泪吗)、执法部门受到表彰。
第四,第三方权威机构的运用不合理不充分。
3月17日,中新网报道:面对社会对双汇肉制品是否可能都含有“瘦肉精”的质疑,来自漯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份报告称,“目前没有发现问题”。
这是双汇在打政府牌。政府机构是危机时最解决问题的第三方。但面对这样的危机,只用漯河市政府的力量,显然已手长衣袖短了。而且,又给媒体充分的联想:双汇是纳税大户,漯河必保。于是又挑出一堆新闻里潜藏的“猫腻”来。结果弄巧成拙。
这个,说到底,还是日常公关缺课太厉害,大难来了没有大腿可抱。
正因此,双汇的损失还会继续。到目前为止,双汇的损失可以归纳为:一,品牌打折打得厉害,如果不说它一文不值了的话;二,市场销售受大影响,仅双汇总部,平时消化6000头猪每天,事后不到800头了;三,股市上,双汇发展15日跌停,股值蒸发52亿元;16日停牌;四,在与雨润、金锣及区域市场上中小品牌的竞争中,优势荡然无存,很可能一些区域市场就此出局;甚至河南核心市场,也被雨润们抢得七零八落;五,双汇会成为行业内外的久远的笑话,比如“十八道不检测,十八个不放心”。
这还是说,双汇如果能成功活下来的话。
当然,今年3。15的另一个倒霉鬼锦湖轮胎和双汇比起来,简直就是傻透了。锦湖轮胎虽号称世界品牌,可以说完全不懂危机公关,至少不懂中国式危机公关。可见不是快消品,没经过危机这阵仗,显然平时也不演练不学习,就是不一样。央视一报道,锦湖就出来辟谣,说我们论重算不论片,和央视叫板。结果央视“顺理成章”再采访,锦湖又管不住员工,一通说“是论片不是论重”。锦湖这下傻眼了,乖乖地挨央视的强奸,去节目现场低头认错。当然,大家都知道,央视估计不会白让他去认错的,去前怎么谈的,这事真不知道。唉,锦湖锦湖,一团糊涂。
因为双汇是快消品企业,是食品企业,而且和我们罐头还有某种意义上的上下游关系。因此,本文更多地从双汇的事件中进行分析,希望能给我们罐头企业一些警示。
危机公关来了再想法处理,肯定是要不得的。事前的功课(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危机管理培训、资源储备),应对预案和程序,关键点控制,细节管理,才可能减少损失,甚至化危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