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热点资讯 > 正文
司马光小时候有哪些故事?
司马光小时候有哪些故事?
提示:

司马光小时候有哪些故事?

1、砸缸救人 司马光在6岁时,开始读书,7岁的时候,就把《左氏春秋》倒背如流。在他8岁的一天,和小伙伴们一起在院中玩游戏。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个小朋友,满脸是汗地跑到大缸旁,想伸手捧点儿水洗洗脸。一个不小心,就掉进了装满了水的大缸里。其他的小伙伴们听到动静后,就都急忙跑过来,想把他救出来,但是他们个头太矮了,够不着。 小伙伴们都吓坏了,慌慌忙忙地跑去找大人。司马光刚想去找大人,但是来不及了。就急中生智拿起了旁边的一块大石头,向大缸砸去。“砰”的一声,大缸里的水一涌而出。小伙伴得救了,其他的小伙伴们高兴得手舞足蹈,连大人们都称赞司马光是个聪明的孩子。就这样,司马光的故事顿时间,传遍了中国各地。 2、睡“警枕”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出于这个原因,他经常受到先生的谴责和被同伴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毛病。为了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醒。从此他天天早早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了一个学识渊博、写出了《资治通鉴》。 3、勤学惜时 当司马光在私立学校读书时,他一直认为自己不够聪明。为训练记忆力,他常要花比别人多两三倍的时间去记忆和背诵书上的东西。当老师讲完书上的东西,其他同学读了一会就能背诵,于是纷纷跑出去玩耍。司马光一个人留在学堂里,关上窗户,继续认真地朗读,直到读得滚瓜烂熟,合上书本,能背得一字也不差,才肯罢休。 他利用空闲的时间,比如骑马赶路的时候,一面默诵,一面思考文章的内容。他不仅对所学的内容能够记诵,而且记忆力也越来越好,少时所学的东西,终身不忘。由于他从小学习一丝不苟,为他后来着书立说奠定了很坚实的基础。 司马光坚持不懈地埋头学习,往往忘记吃饭。他住的地方,除了书本,只有非常简单的摆设:一个板床、一条被子、一个圆木的枕头。 4、永远做一个诚实的人 司马光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吃青核桃。一天,他想吃青核桃,姐姐替他剥皮,却怎么也剥不开。姐姐走开后,一个女仆把青核桃放在开水里烫了一下,皮就很容易剥了下来。姐姐回来一看,便问是谁剥下来的,司马光说是自己剥的。 但是这个过程恰巧被父亲亲眼看见,见他撒谎,就严厉地训斥他怎么能这样撒谎!这件事虽然很小,但却给司马光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从此,无论是为人,还是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间,司马光总是十分的诚实,不敢有半点虚假。 5、撰写资治通鉴 宋神宗熙甯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3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耗时19年。 《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共记载16个朝代,历经19年完成。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今筋骨癯瘁,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尽于此书。”司马光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成书不到2年,他便积劳而逝。《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君实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少儿司马光的故事
提示:

少儿司马光的故事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译文: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像一个大人一样非常懂事,听到老师讲解《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了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冷热,一心都扑到了书里. 有一天,一群儿童在庭院里捉迷藏,一儿小孩失足跌进了院子里那只装水的大缸里,别人的小孩都吓得跑掉了,司马光应声而出,手执石块将缸击破,于是缸里的水流出来了,那个小孩也得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