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热点资讯 > 正文
如何评价电影《少年时代》
如何评价电影《少年时代》
提示:

如何评价电影《少年时代》

林克莱特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去跟踪记录一个小男孩的成长,但这又不是一部纪录片,它是货真价实的故事片。林克莱特在十二年内维持着一个基本稳定的拍摄团队,主要工作人员和演员和他一起完成了这个漫长的历程(他戏称这是「十二年为奴」),这种拍电影的做法在电影史上应该非常罕见。

我们大约能想到一些可资参考的先例,比如弗朗索瓦·特吕弗围绕一个叫安托万的小孩的成长与生活,先后拍摄了《四百下》、《二十岁之恋》、《偷吻》、《夫妻之间》、《飞逝的爱情》五部影片,成千上万的观众看着演员让-皮埃尔·利奥在银幕上长大。但是,林克莱特的做法仍与特吕弗有本质不同,特吕弗隔几年才拍一部,他抽取的是安托万的人生片断,他做不到跟踪安托万的每一个成长步伐。林克莱特自己著名的「爱在三部曲」和安托万的情况差不多。

另一种比较接近的就是以季为单位播出的电视剧了,但电视剧和电影的区别在于,它播出的时间跨度很长,观众和演员同步在变老,所以那种迅速见证成长的感觉被稀释了。

我们明白,电影是一项受到很多限制的艺术创作,创作中的奇妙构思常常会因为各种条件限制而无法实现。所以电影(故事片)又是非常依赖虚构、造假来完成的艺术,《少年时代》这部影片调整了电影和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它放弃了很多可以「作假」的地方,并故意限制自己无法「作假」,所以它是对现有电影制作规范的一次全面挑战,这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影片突破了电影制作的时间限制。电影制作毕竟是巨额金钱的游戏,所以一般的电影在拍摄时总想着要省时省钱,不算前后期,一般拍摄期短则两月,长不过一年,不太可能细致地去跟踪一个角色的年龄变化,特别是对儿童来说,所以电影中人物成长一定是有跨度的。观众也意识到了大多数电影无法忠实记录人物成长这个缺陷,接受了电影采用「欺骗」和省略的手段,这是双方暗中达成的契约。

从商业运作的角度来说,投资一部电影终究是要看盈利率的,一个项目不能无休止地占有资金,它从开发到回收的周期顶多只有几年,《少年时代》大大突破了这个限制,这也要归功于影片制片人的鼎力支持。

电影的表演是可以公然「造假」的,所以有高超的化装术,让年轻人演老人,老人演年轻人,或不同的演员演同一个角色的不同阶段,这都有各种精彩的示范。但《少年时代》要求演员演刚好符合自己年龄状态的角色,而它又不是纪录片,观众或许会问,既然是虚构的故事片,有这必要吗?我想这在虚构和真实之间构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影片像是一条无限逼近了真实的渐近线。即使现在的特效技术若不考虑成本,或许也可以做到以一个演员为模板,模拟他的成长变化,就像《本杰明·巴顿奇事》那样,但那绝对不如时间本身的流逝有力量。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少年时代》才是真正的不计成本,因为又有什么比时间更珍贵呢?

任凭时间流逝对演员的创作来说同样是一个的挑战,一般影片的表演都是在几个月内完成,一旦演完演员就永远地离开那个角色了。而对《少年时代》的演员来说,他们必须十几年的时间都一直住在那个角色体内,你离开一段时间又会被召回,这让演员和角色的感情发生变化。角色会和演员一道成长,演员自身的状态变化会影响角色的发展,角色发展何尝不会反过来影响演员。因此《少年时代》中角色的丰富和细腻超出了一般的影片,那并非演员本身的演技高超,实乃时光雕琢之功。
影片颠覆了电影创作和时代背景的关系。大多数电影或记录当下,或表现历史,它们都是从一个固定的时间点出发来看待过去和现在,所以要么是用当代视角回溯性地评论历史事件,要么发表对正在发生的事件的新鲜感受,电影的时态总归是单一的,现在《少年时代》奇特地将完成时和进行时结合了起来,点状的观测时间被拉伸,它反应的所有历史,包括国际国内大事、流行文化符号、数码产品换代,在影片拍摄时都是处于当下的状态,但它的当下不再是一个点,而是随着时间推移变成一条流动的线。

如何评价电影《少年时代》
提示:

如何评价电影《少年时代》

电影叫《少年时代》,剧情一句话概括起来也是“一个普通德州男孩6到18岁的人生”,但我觉得,林克莱特镜头下的主角是“时间”。电影里我们随处可见时间留下的印记:主角们用的通讯设备,从翻盖手机到iPhone4;各种电子游戏(这方面由于我是女生所以不太了解,应该都是当年很流行的游戏,有全部玩过的朋友吗?);美国总统由小布什变成了奥巴马;新千年流行金曲大串烧般的OST;爸爸(Ethan Hawke)开的车从古董GTO变成了新款SUV... 但最明显也最让人唏嘘的,还是角色本身的外形在12年的时间里真的成长、改变了,给观众的震动绝对是那种“多年以后”然后换个演员的做法达不到的。梅森(Ellar Coltrane)由一个萌萌的小正太,变成有点小肥的懵懂少年,突然又变成瘦削的长着青春痘的打着各式耳钉的高中生。妈妈Olivia(Patricia Arquette)的变化更让我感同身受,她由瘦变胖又由胖变瘦,努力地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皱纹悄悄地爬上了她的眼角——看到她坐在厨房戴着眼镜处理成堆的账单,心里突然一阵酸:从我记事时起,就一直觉得爸爸妈妈是“正当年、力壮的中青年”,他们身材没咋走样,头发也没咋变少,看看年轻时候的照片绝不会觉得天上地下的那种,每天工作、回家,过问我的学习,吃饭时开开只有三个人懂的玩笑。但突然有一天,我离开家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求学、工作,一年才能见到他们一次;三年前暑假回家,我突然发现他们看书看报都需要一人戴副老花眼镜了。虽然我现在早已习惯两个人视频前说“等一下,我找找眼镜”,但这件事当时给我的打击我却一直记得。我们看着每天见面的家人,会觉得时间很慢,不会感到它的存在。但如果一年见一次——就像《少年时代》这样——会觉得这种无形的力量包围、改变着每一个人。      所以最后的成片我们看到,没有任何字幕来提示时间到了哪一年、梅森多少岁了、几年级了,剪辑师无缝拼接般地把素材连起来,更让人感到时间在不经意间从指间溜走。上一个镜头梅森还在和爸爸讨论如何和女生交流,下一个镜头他已经带着女朋友在凌晨的奥斯汀拥吻。许多人会觉得,德州少年的青春期和自己的人生实在太不一样,电影没有很强的代入感。但我觉得,这三个小时就像——我从12年前开始,就和一个叫梅森的男孩每年一起参加夏令营,成为了朋友,每次就两三天的时间,我没有机会了解他生活中全部的故事,却足够听他道出他觉得最值得回味的瞬间。三个小时可以是一部很长的电影,也可以是一段很短的时间,让我去了解一个人并爱上这个角色,他的故事我愿意一直看一直听下去。      和林克莱特往常的电影一样,本片没有传统的三幕戏剧结构和激烈的戏剧冲突,笔墨都用在刻画人物上。他的电影给人的感觉总是一种“意外的美”,里面的人物聊起来似乎永远停不下来,说到哪是哪,所有的对话都像即兴表演。但正是这些自然、无痕迹的对话最体现他剧作的功力:他的电影全都是有完整的剧本和全部的对话的,《少年时代》在开拍之前已经确立了所有的情节大纲,虽然具体的对话是一边拍一边完成的,但无一例外全都经过了精心的雕琢。      而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又是林克莱特最不一样的一部电影。他在女儿Lorelei刚刚开始上小学的时候有了这个想法,觉得应该用影像为她记录下这一段特别的人生(做他的女儿真幸福呀)。于是就像一个社会实验一样,他每年找同样的一小班人马,用很小的投资(用制片人的话来说就是“每年拿出公司的一点零用钱”)只拍三四天,演员们在镜头里和镜头外都像家人一样亲密,难怪最后的效果像记录片一样真切了。电影虽然说的是成长于21世纪的一代,但仍旧有从林克莱特自己生活中取材的部分。他自己的母亲就和Olivia一样,结婚生子后重新回到学校,一边工作一边深造,支持家庭的同时终于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导演解释说,其实周围的人对他母亲这样兼顾事业和家庭的做法有误解,觉得她没有对孩子付出足够的时间和关心,电影某种程度上是给妈妈的“正名”。      而就算是性格浪荡不羁甚至说不太称职的爸爸,总是有一遭没一遭地出现,却在每次的相聚流露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每次父子的对话都令人印象深刻。是的,电影里每个主角都非常可爱,美好到不可思议,甚至都有点太完美了。我想这一定是导演的私心,在这本私人家庭的相簿上留下的都是最美的人、最美的瞬间。电影里也有些混蛋角色,妈妈的几任老公首当其冲,酗酒的酗酒,打人的打人,但他们来了又都走了,许多当年看上去危急如命悬一线的事件,等它完全过去后竟像上辈子那么远。这些人这些事肯定或多或少在生命中留下了印记,可生命和时间的长河冲不散的,是那些更值得留下的人。      在梅森高中毕业准备去上大学的时候,妈妈突然情绪失控哭了起来,说“我本来觉得人生还会有更多”。但电影看到这里,我并不觉得伤感占了上风,尤其对妈妈来说。没错,过着最普通人生的我们,时常会发出这种感慨,为什么我的生命还没发生什么惊心动魄的事,它就过去了?林克莱特通过《少年时代》好像在对我们说,你看,你的生命里其实发生了很多很多,多到你都无法看到全部。对于过去的事,与其伤感地去回忆,不如把它看成时间留给自己的宝物,去感受、拥抱它。爸爸对梅森说,“生活的意义?重要吗?重要的是你有所感悟。”电影好像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它不像以往的作品,不在讲述过去的故事,也没有赋予未来的想象,它说的就是“现在”,一个正在进行时,一个转瞬即逝的时间点——或许这部电影也无法把握这一瞬,但它让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现在”的存在,和它不可比拟的美。      对于“现在”的把握,或许林克莱特的感悟的确深——在两年前一场德州大火中,他失去了自己一块地上大部分的房屋和几乎所有的胶片收藏。那是他在20年前开始就自己动手打造的家,顷刻间灰飞烟灭。而他也惊讶于自己并没有因这件事过分伤心,去年《少年时代》结束拍摄后,他就开始动手在同样一片土地上重建。他在采访中说到,自己在911事件前几个月还曾去了世贸中心的双子塔,感叹这建筑真是人类的奇迹,一定会长久地留存下去,没想到几个月后一切瞬间坍塌,让他意识到这世界上或许没有任何东西能永远存在。      所以最后梅森驾车离家,给我的感觉不是离别的难过,而是对未来的期待,期待看到下一章人生。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呀,就是去年看完《阿黛尔的生活》之后一模一样的。蓝裙子的女孩失去了爱情,但她还有最宝贵的青春,我就想这样一直看她看下去,永远期待她生活里下一个故事的发生。The moment seizes us... the film seizes me. 我有时候会觉得“过好生活已是不易,就别花太多时间沉迷(烂)电影了”,但每次看见这种电影,如同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击中似的,它投射出比一部电影、三个小时多得多情绪,放大了生活中那些转瞬即逝的最普通的美,或许这力量就是“永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