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皇上选妃》小品的剧本!
皇上:想我堂堂当今皇上,虽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三千佳丽,却没有一个真爱呀,唉……
小李子:(唱无伴奏的歌,最后跪下来用扇子扇皇上的裆部)都说你泡妞苦呀,都说你泡妞累,你为泡妞受了多少罪,何不潇洒走一回。
皇上:我说小李子,咋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小李子:回秉皇上,咱们来到了三毛温泉广场了。
皇上:哦?
小李子:听说这里的美女如云啊,一个个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皇上要是包下这里的话,那可是如鱼得水啊。
皇上:哎呀,是吗?
小顺子:那我们何不来个现场选美,如何?
皇上:好,好,好,正合朕意
小李子:皇上,您的意思奴才明白了。
皇上:明白就好。
小李子:皇上宣旨,大家听好了,皇上选妃,皇上选妃喽。凡年龄在十八岁以下,八十八岁以上者,均可前来应选。
皇上:错了
小李子:皇上宣旨,凡年满十八岁以上,八十岁以上者均可前来参选!
皇上:又错了!
小李子:皇上宣旨,凡年满十八岁以上,二十八岁以下者均可前来参选!
皇上:小顺子!
小顺子:在
皇上:伴奏!
小顺子:皇上请!
小李子:皇上您慢着点。
小顺子:启禀皇上,自从您的圣旨下了,全国各地,古今中外的美女,络绎不绝前来竞选。
皇上:哦?她们都是冲着朕高大威猛,玉树临风,英俊潇洒,慕名而来呀,哈哈哈。
小李子:皇上有旨,宣第一位参选者进殿!
潘金连:(音乐《挡不住地风情》上唱)我得不到你的爱情,我就拆散你的家庭。小女子乃古代四大淫妇之一的潘金连,自从那浪荡公子西门庆走后,我是白天也想,夜里也梦,那昏睡多年的淫荡之心也蠢蠢欲动,听说皇上要来选妃,我一定要使出浑身解数把他搞定。哼! 小女子参见皇上。
皇上:来者何人?
潘金连:民女潘金连!
小顺子:皇上且慢,你是不是勾引奸夫谋害亲夫的潘金连啊?
潘金连:哎呀,冤枉呀冤枉。
皇上:有何冤枉啊?
潘金连:那都是别人谣传的。
皇上:哦,谣言谣言,谣言不可信也,潘金莲,抬起头来,让朕瞧上一瞧。
潘金莲:皇…上…
小李子:一头秀发,二目如刀,三围匀称,四肢多娇,五尺身材,六寸细腰,七分板油,八分水膘,九分妖娆,哎呀我说皇上,十分的风骚呀。
皇上:好,就她了
小顺子:皇上,后面还有几位,你不看看啊,说不定比她还要漂亮,你不后悔啊?
皇上:小顺子言之有理啊,潘金莲啊,你已近通过了海选,到一旁候着吧。
潘金莲:谢皇上!
皇上:小李子,
小李子:在
皇上:宣
小李子:遮,皇上有旨,宣第二位参选者上殿。
杨玉环:(音乐《酒醉的探戈》起唱)我醉了,因为我寂寞,我寂寞,想找个男人陪陪我。
杨玉环:参见皇上!
皇上:来者何人?
杨玉环:小女子杨玉环。
皇上:哦,杨玉环,这么多年没有见,你到那里去了。
杨玉环:启禀皇上,小女子练过几年芭蕾,为的是减肥,作过一年三陪,被抓了好几回,你说倒霉不倒霉?唉听说皇上来选美,贵妃前来相陪!
小李子:你看她皮肤白,小手白,外加牙齿白,头发黑,眉毛黑,外加眼珠黑,确实精品啊。
皇上:哎呀,太好了,就是她了。
小顺子:哎,皇上且慢,皇上且慢,这后面还有一位呢?说不定比她还要美呢,您不看看后悔啊?
皇上:哎呀,小顺子确实讲的有理,好吧,杨玉环吧,你也通过了海选,一旁也候着吧。
杨玉环:谢皇上!
小顺子:启禀皇上,听说后面这个还是位洋妞呢!
皇上:哦?洋妞?今天朕要开开洋荤。小李子,赶快宣!
小李子:皇上有旨,宣第三位参选者进殿!
麦当劳:(《卡门》起唱)爱情不过是一种无聊的游戏,没什么大不了,男人不过是一个消遣的东西,没什么了不起。
麦当劳:我是麦当娜的表妹,麦当劳,听说中国的皇帝选妃,我就打飞机过来了,时间刚好,嗨,你就是中国的皇帝?
皇上:对对对,我就是中国的皇上。
麦当劳:欧,i love you (扑过来要拥抱)
小李子:(挡住)慢!你可知道男女授受不亲吗?
麦当劳:欧,sorry,sorry,这是我们西方的礼节。
小李子:皇上,你看她裘皮大衣毛朝外,十指都把钻戒带,桶袜透明无遮盖,坦胸漏乳最气派。皇上你听我说,您不打电话不知道手机好,不吃补药不知道汇人肾宝,不进澡堂我不知道自己没有那根小小鸟,皇上您一泡洋妞才知道自己……
皇上:(紧接)金枪不倒,哈哈哈哈哈,那个卖什么的来者?
麦当劳:麦当劳!
皇上:一边候着去。
麦当劳:yes(走至一边与潘敌对,相互对打几下然后背对各自不理)
小李子:皇上,您看这次选美,可谓满载而归,三位美人各有千秋,您到底是选哪一个?(三女一听立即争吵上前,选我,选我……)
皇上:吵什么?成何体统?
小李子:成何体统?都给我一边伺候着去。
皇上:小李子,你有何妙计?
小李子:依奴才之见,不如来个现场测试,才艺大比拼。
皇上:此计甚妙,就交给你去办吧。
小李子:来来来,你们给我听好了,现在现场测试,考考你们有什么本事,如果被选中,那荣华富贵,可指日可待了。金连,你都会点什么?
潘金连:小女子出身名门……
小李子:我听说你爸不是杀猪的吗?
潘金连:逆势怎么搞的?真是那壶不开提那壶,成心呀你(作泼妇状)
小李子:(有点怕)欧,好,名门闺秀,名门闺秀。
潘金连:吹拉弹唱,诗词歌赋,样样精通。
小李子:你会作诗?太好了,皇上也喜欢作诗,你且作一首来听听!
潘金连:好,听好了,春眠不觉晓,处处性骚扰,夜来叫床声,民女我……受不了,(转身冲向皇上)
皇上:啊呸,这分明是一首淫诗,
小李子:对,淫诗!
皇上:这样的女子要是选进宫来,还不知道给朕带多少绿帽子?
小李子:对。皇上,这万一她要是有什么病不就给您传染上了吗?
皇上:对。
小李子:这您要是得了病,皇后就会病,皇后要是得了病,全后宫的太监都会被传染。
皇上:大胆的奴才,给你说过多少次了,这家丑不可外扬,你还讲?
小李子:皇上饶命,皇上饶命。
皇上:要不是看在你跟我多年的分上,造就砍了你,还不快继续?
小李子:是。(对潘)你还不快滚?滚,滚……
潘金连:你们还是不是男人啊,不识货,哼!
小李子:老子本来就不是男人。贵妃,你来,都会点什么?
杨玉环:是,皇上你来看,膈子窝下草,剃刀剃不了,男人见了它,根根都是宝。
皇上:好,朕要看看。
(皇上作呕吐状转身)
小李子:(凑过去深吸一口转身呕吐)皇上,这分明是千年狐臭呀!哇……(二人都吐)这要是选进宫来,还不把后花园的鱼全给臭死了?走了,快走了!
杨玉环:哼,看不上,我还看不上你呢。有什么了不起。
皇上:小李子,小顺子,你看你给朕找的都是什么货色?
麦当劳:皇上,还有我。
皇上:你会些什么呀?
麦当劳:我不会作诗,但是我会跳舞。
皇上:(会跳舞?
小李子:皇上,您来试试?
皇上:试试。(把扇子递给太。与麦在舞台上跳滑稽的探戈舞,第二个来回被卖绊倒)
小李子:(忙上前扶)皇上,皇上您摔着了吗?
皇上:呵呵,没事(被扶起)到底是洋妞,味道就是不一样,不错,就是她了。
小李子:是,起驾回宫,起驾回宫喽……
求一电影名字 皇上选妃要配血!太监公公武功很高
古时候皇上身边的公公叫太监。太监也称宦官,通常是指中国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他们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太监”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辽,本来是政府高级职位的名称,并不一定由宦官担任。至明朝时,宫廷内设十二监二十四衙门,提领者被称为掌印太监,俱由宦官出任。低阶宦官名“少监”、“中监”,高阶宦官是“太监”;于是“太监”变成了高级宦官的称谓,后来成了对宦官的统称。
古装戏小品台词没有皇上有四个妃子
唐因隋制,正一品四夫人的封号以贵淑德贤为序,先看韦贵妃,根据出土墓志的记载,韦氏名珪,字泽,于武德年间以良家入选秦王府,贞观元年四月一日册拜贵妃。不过墓志铭上虽然称韦珪是以良家的身份入选秦王府,然而事实上韦珪并不是首嫁,她的第一任丈夫是隋代大将军、户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
隋朝末年李子雄随杨玄感起兵谋反,兵败后父子均被杀,而韦氏因是罪犯家属,按律被充入宫中为宫婢。李渊在长安即位后李世民进封秦王,韦氏作为宫婢被分配到秦王府侍奉是顺理成章的事。何况李渊登基后虽然曾大赦天下,但大赦赦免的是罪犯,与释放掖庭宫人是两回事,韦氏根本不可能在武德年间被放出宫回到家中,所以墓志上说韦氏是以良家受选,很明显就是粉饰之语。至于某些网文里广为流传的,秦王李世民在路边对韦氏一见钟情的这种毫无史实根据的说法,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更有一些不靠谱的网文信口开河,认为在长孙皇后过世后,唐太宗的后宫是由韦贵妃一手掌管的。然而事实上是,即使身为贵妃,若没有皇帝的授意同样没有权利掌管后宫。例如唐高祖的万贵妃,《旧唐书·李智云列传》中有明确记载:“母曰万贵妃,性恭顺,特蒙高祖亲礼。宫中之事,皆谘禀之,诸王妃主,莫不推敬。”表明万贵妃能够对后宫诸事有“谘禀”的资格,是“特蒙高祖亲礼”的,若没有唐高祖的特许,万氏即使身为贵妃也没有权利掌管后宫。再看唐宪宗的郭贵妃,“群臣三请立郭贵妃为皇后,唐宪宗以岁子午忌,又是时后廷多嬖艳,恐后得尊位,钳掣不得肆,故章报闻罢。”郭氏虽然只封了个贵妃,但却是唐宪宗未登基前娶的结发妻子,只因唐宪宗怕自己的风流猎艳被限制,从而不肯将其立为皇后。若身为贵妃便能理所应当地掌管后宫,那唐宪宗又何必再多此一举。
何况能够执掌后宫对于宫妃来说是莫大的荣誉,即使是多位嫔妃共同管理后宫,史书也同样会记载下来。陈后主的张贵妃统摄后宫,隋文帝宣华夫人、容华夫人共同代掌后宫的事情在史书中记载得清清楚楚,刘浚的列传也特意花了一番笔墨记载着其母潘淑妃(刘宋时淑妃仅为正二品九嫔,而非正一品的三夫人)掌管后宫一事。
不仅史书上会记上一笔,就连墓志铭这种没事也要夸两句有事更要夸了再夸的东西上,也绝对会大书特书一番,甚至哪怕韦贵妃并没有代管后宫这么大的权限,只是有些参与权,她的墓志上也不可能只字不提。比如朱元璋的宠妃孙贵妃只不过是辅佐马皇后治理后宫,此事不仅见载于《明太祖实录》,野史《胜朝彤史拾遗记》中亦有记载,宋濂在撰写孙贵妃的墓志时更没有放过这一莫大荣耀:“成穆贵妃孙氏……佐皇后以理,内治宫壼肃雍,上下咸无怨者。”而韦贵妃的墓志早已出土,志文中对她多有浮夸溢美之词,但对所谓的代管后宫一事却绝口不提,可见韦贵妃代掌后宫一事,实属现代人的想当然耳。
韦贵妃不仅本人无宠,就连她的家族和子女所得到的待遇都很寒酸。按照唐制,韦贵妃作为正一品四妃,她的母亲本可以获封正四品郡君,但是其母无论是生前还是身后,都不曾得到过郡君的封号。直到韦贵妃因母亲的逝世而表现得异常悲痛,“哀号荼毒,毁瘠弗已”,唐太宗这才象征性地追赠了韦贵妃之父韦圆成一个徐州都督的官衔,韦贵妃之母仍旧没能得封郡君。而韦圆成生前便已是隋朝的开府仪同三司、陈州等二州刺史、郧国公,唐太宗追封的徐州都督远远比不上韦圆成生前的地位,可见唐太宗的追封不过是敷衍之举而已。
不仅如此,韦贵妃所生育的临川公主与纪王李慎论起待遇,在唐太宗同样庶出的皇子公主中也是比较差的。临川公主直到18岁才被册封为公主,驸马周道务的出身在所有尚庶出公主的驸马中是最差的,而临川公主出嫁后就随着丈夫一同离开了京城远赴边地上任,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位在唐太宗活着时就离开长安的公主。韦贵妃唯一的儿子纪王李慎虽然很有才华,在襄州处理政务的能力也非常出色,甚至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称赞,然而唐太宗并没有因此给予李慎格外的关注或奖赏,直到唐高宗李治登基了,这才褒奖了他。
至于韦贵妃与前夫李珉的女儿李氏,与母亲一起籍没进宫,但都20岁左右了,其母韦贵妃仍不能自主安排女儿的婚事。直到贞观四年突厥来降,唐太宗为了安抚众多来降的突厥贵族,这才将仍旧是宫婢身份的李氏封为定襄县主,代替李唐的宗室女,嫁给在贵族眼里堪称婚配最末等的胡人为妻。
虽然有人因此认为李氏得封定襄县主是唐太宗将她认作继女的标志,然而唐太宗若真的将定襄认为继女,那么定襄就应该和文成公主、弘化公主一样,封的是公主而不是县主,墓志上也不会明确记载定襄不过是渤海李氏,“隋户部尚书雄之孙,齐王友珉之女。”而应该像弘化公主那样,只说是“陇西成纪人”“大唐太宗文武圣皇帝之女”。
何况定襄县主嫁给阿史那忠后,阿史那忠便被唐太宗派去出塞,塞外的生活远比中原艰苦,别说定襄一个中原人受不了,就连阿史那忠本人享受过了中原生活都不愿再忍受塞外的寒苦,所以见到使者时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请求让他回到长安——唐太宗若是宠爱韦贵妃,又何至于让她的女儿去遭这份罪?
当然,也许有人会感到不解:为什么韦珪作为贵妃却无宠到了这般地步,如果唐太宗不喜欢韦珪,为什么还要封她为贵妃?其实这跟人们长期以来一些错误的观念有关。
首先,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贵妃就等于宠妃,被皇帝封为高品级的妃子都是宠妃。其实不然,后宫是自古以来的制度,就算没有宠妃,皇帝也不会把四妃之位一直空着不封。历史上身处高位却无宠的嫔妃比比皆是,别的不说,光看唐朝诸位皇帝的贵妃,除了唐玄宗的杨贵妃,唐代宗的独孤贵妃外,其他皇帝的贵妃都不得宠,也找不到什么得宠事迹。
其次,皇后是天然的后宫之主,掌管后宫事务,除非皇后无宠到了极点而皇帝又另有极为宠爱的嫔妃,不然皇帝是不会插手后宫事务的。所以纵观唐朝的后宫,皇后的权利极大,比如唐高宗的王皇后,明明萧淑妃那么得宠,出身好资历老又生育了皇子公主,但却只是个淑妃,另有一个无宠无子的女人压她一头做上了贵妃之位;风流多情的唐宪宗唯恐结发妻子当上皇后后会掣肘自己的猎艳行为,于是坚决不立原配郭氏为皇后——唐朝皇后在后宫的权利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唐朝后宫嫔妃的册封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皇后,如果皇帝没有特别的吩咐或要求,那么皇后就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安排后宫女人的品级。身为贵妃却是个不得宠的女人,原因之所在,也就不难理解了。
再者,唐太宗明确表示过自己对这些后宫女人的态度,那就是韦珪、阴氏这些罪籍出身的女人甚至都没资格给自己生孩子。
《魏郑公谏录》:
太宗谓侍臣曰:“汉代常以八月选洛阳中子女资色端丽者,载还后宫,此不可为法。然即日宫内,甚多配役之口,使其诞乳诸王,是非所宜。据此论选补宫列,理宜依礼。”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大意就是,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汉朝经常在每年的八月择选一些品貌出众的良家女子入后宫充当嫔御,这种做法本不应该成为后世效仿的对象。但是现在我的后宫中有太多罪人家的女儿充当妃嫔,由这些人生养皇子实在不合适,所以还是按照汉时的规矩,以后择选嫔御由宫外的良家子中择选。
唐太宗本就是贵族子弟出身,对这些罪籍出身的女人有着天然的鄙夷歧视之意——虽然这不代表他就要把这些女人当阶级敌人来看。
再加上韦珪阴氏等人是唐太宗当秦王时宫里发配来伺候的宫婢,而身为亲王时的李世民对后院这些小妾的出身没有多少自由挑选的余地。但出于贵族的偏见,唐太宗显然不认为这些女人的血统有多好,更不应当给自己生孩子,不然很可能会稀疏了自己优秀的基因,让后代不够优秀。
只不过孩子是欲望的产物,唐太宗又没有练过什么神功,只能让指定的女人生孩子,而历史上为皇帝生育了子女却照样无宠的嫔妃也比比皆是。所以虽然韦珪、阴氏这些嫔妃虽然给唐太宗生育了孩子,但唐太宗依旧免不了打从心底鄙视出身不好的她们,更遑论还能对她们产生什么感情呢?
杨贵妃,赵王李福生母,墓葬不明,只能据《大唐故赠司空荆州大都督上柱国赵王墓志铭》上记载的“王,杨贵妃之所生也” 推断出这位杨贵妃的封号。但在整个贞观年间,韦贵妃的封号自始至终都没有变过,所以杨氏的贵妃徽号当为死后追赠。不过杨贵妃生前就是正一品的妃位,而且应当早在贞观元年就和韦贵妃、阴妃、燕贤妃等人一起被封为四妃,更有可能便是淑妃这一徽号,这样才能在死后被追赠为贵妃。毕竟杨贵妃既不像充容徐惠那样是主动殉葬而死,又不像皇甫德仪那样唯一的儿子被冤杀,所以不会被随意越级追封为四妃,更不会是贵妃。
贞观十三年,杨贵妃唯一的儿子李福受封为赵王,随即便被唐太宗过继给了隐太子李建成,所以从礼法上来说,李福不再是唐太宗之子,而是隐太子李建成之子。
阴嫔,据推测其封号原本应为淑妃或德妃,因其子谋反而被降为了嫔。
阴妃的父亲阴世师因效忠隋朝而被李渊处死,阴世师之子阴弘智等人由于年幼而免于一死,阴氏则被没入掖庭为婢。也许是因为阴世师与李渊有着相当的仇怨,而阴氏又成了李世民的妃嫔,所以许多人喜欢臆想李世民与阴氏之间有着一段隔着国仇家恨的虐恋深情。然而就史实而言,这样的说法显然是毫无根据的,毕竟后宫中作为罪籍没入的女子不在少数,上官婉儿即因祖父上官仪之事被没入掖庭;而作为宫婢被主子临幸的更不在少数,章敬皇后吴氏便是在没入掖庭后得到了唐肃宗的临幸,从而生下了唐代宗。
而且若是对阴氏这个所谓的仇人之女心存芥蒂的话,李渊就不会在武德八年将阴氏之子李祐册封为宜阳郡王,一向与李世民有嫌隙的李建成等人也会借此机会大肆抨击他。所以李世民与阴氏之间所谓的隔着国仇家恨的爱情,不过纯属后人的YY罢了。更不用说阴氏在史书中只得一句“阴妃生庶人祐”后,便再无只言片语的记载,甚至单就其子李祐谋反一事来看,阴氏在李世民心中能有几分分量也是可以掂量得很清楚。
同样是谋反,李祐的结局是被诛后废为庶人,生母连坐遭降。随后唐太宗又将敢于当面数落李佑罪行并试图杀了李佑的齐州百姓罗石头追赠为亳州刺史,而痛斥李佑的高君状被封为榆社县令,将李佑捉拿归案的杜行敏由兵曹一下子被提拔为了巴州刺史,其他协助杜行敏擒住李佑的众人也一并得到了丰厚的赏赐。而反观李承乾谋反后,唐太宗千方百计想保住他一命,为李承乾说话的来济因此得到了得到唐太宗的看重,官职不断得到升迁,不久就考功员外郎,次年便升迁中书舍人,与令狐德棻等人共同撰写《晋书》。
这样的差距很明显可以看出阴氏与李祐是否得到过李世民的宠爱,若阴氏真的与李世民有过一段所谓的超越国仇家恨的轰轰烈烈的爱情,那么想必李祐绝不会落得个身死的下场。毕竟阴氏只有李祐这么一个儿子,处死了他就相当于毁掉了阴氏下半辈子的依靠,李世民若对其有情,再怎么对李祐处以重罚也好过将其处死。
而阴氏一夜之间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她本人或是因此被降级为嫔,然后一生孤寂郁郁而死;又或是和儿子一起被废为庶人赐死,最后以嫔礼下葬,都不得而知。但即使阴妃还能留得一条性命,也是从此生不如死。
燕德妃,根据其墓志记载,于武德四年选入秦王府,贞观元年拜册贤妃,贞观十八年迁封德妃。考虑到贞观十七年李祐谋反,生母阴氏遭到连坐,四妃之位有所空缺,燕氏应该是因此晋的位。同样的,这位燕氏也并不是出于什么可歌可泣的爱情才进的宫,“武德四年礼聘入秦王后庭”这一句说得很清楚,不过是唐高祖李渊为自己的儿子选的小妾。
燕氏的祖父是隋朝著名的酷吏燕荣,为人贪暴淫纵,被隋文帝赐死。也正因为祖父燕荣为人“虐毒”的缘故,燕氏自幼被母亲杨氏严格教导要学会温恭谦让,以养成身为贵族该有的闺范。
燕氏武德四年成为李世民的小妾,但直到七年后才生下第一个儿子李贞,在生下次子李嚣后便再也没生育过。李嚣早夭,而李贞可以说是唐太宗比较有才干的皇子之一,但唐太宗并没有因此对这个儿子有任何的偏爱之处,既没有到了年纪不让他之藩,也没有因为李贞才华出众而给予特别的关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燕妃的母亲与武则天的母亲为堂姐妹,所以武则天成为唐高宗的皇后后,年老体衰的燕氏为了讨好武则天,在患有眼疾行动严重不便的情况下,仍坚持抱病为武后的母亲荣国夫人奔丧,结果不幸病倒在半路上,大半年后病逝在驿站里,武后为此不得不好好封赏了一番。而李贞在武则天时的待遇也很一般,不过是和一群皇叔兄弟一起受到的加封,而且李贞作为唐太宗的第八子只加封为太子太傅,反而比第十子李慎的太子太师级别要低。
甚至武则天在唐高宗驾崩五年后开始对付李唐宗室时,第一个下手的就是这位表姐的儿子。李贞起兵反抗武则天失败后,自杀身亡,但武则天并没有就此放过燕妃的子孙,不仅残忍地下令将李贞父子的首级砍下来,还送到洛阳枭首示众。而李贞的另外三个儿子要么是“坐与父兄连谋伏诛”,要么是“减死流岭南,寻卒”,无一幸免于难。
唐玄宗登基后,也只将李贞的嫡曾孙李温封了个沈国公,李温的儿孙更是爵位降为了郡公,继承嗣越王封号的却是夔国公李琳(许王李素节之子)这样毫不相干的远房旁支。结果李琳也是个不争气的,刚过继为嗣越王,就病死了,越国干脆国除——不知道燕太妃在天之灵,会对她花了半生精力小心翼翼奉承讨好的表妹做何感想。
郑贤妃,虽然名列四妃之位,但因为无子,只见载于《唐会要》的昭陵陪葬名单中:“昭陵陪葬名氏……贤妃郑氏。”因其墓葬不明,所以对于这位贤妃也无法有更多的了解。不过燕氏自贞观元年至十七年一直都是身处贤妃之位,所以这位郑氏应该是十八年燕氏升为德妃后,随之晋位的。
杨妃,吴王李恪蜀王李愔生母,《旧唐书》仅有一句“恪母,隋炀帝女也”,可见杨妃虽然名义上为隋炀帝女,然而连生母为谁、排行第几、封号为何都不知晓。杨妃没有公主封号,说明没有受过正式册封——隋炀帝登基后便去了洛阳,即使是册立太子也不过是下诏遣使回长安,更不用说还会特意记得要去册封一个留在长安的公主了。也由此可知杨妃的生母身份较低,且并不得宠,只是一名普通后宫。
而史官在史书中极为同情李恪,尽管完全列举不出李恪究竟有何才干和才华,但仍旧对李恪是各种溢美之词,所以在其传记里特别提到“恪母,隋炀帝女也”这一句,就是为了表彰李恪生母身份与众不同。但即便如此也仍只有隋炀帝女这个头衔,而无更具体的封号,可见杨妃无论是在隋宫还是唐宫地位都不高。
同时根据岑仲勉先生的统计,杨广在位的十四年里,累计下来在长安待的时间只有186天,绝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巡幸的路上就是在准备巡幸,所以想来杨公主若是受宠的话,理应同其长姐南阳公主一样,陪伴在隋炀帝身侧远离长安才是。可事实却恰恰相反,依据李恪生于武德二年的情况来看,杨公主应当是武德元年便入了宫。换言之,李渊在长安甫一登基,杨公主便就此成了秦王府后院的一员,很显然这位杨公主虽然说起来也是隋炀帝的女儿,却根本得不到父亲的重视和宠爱,所以才会被遗忘在长安,被新建立的李唐王朝顺手接收。
何况李渊与杨广的母亲都是独孤氏,还是亲姐妹,独孤皇后曾对李渊颇为照拂;李渊建立的唐朝至少在名义上是从隋恭帝手上禅让过来的,结果李渊就这样将他表弟遗忘在长安的女儿丢给了自己的儿子做妾。李渊若还算看重这位与自己多少有点血缘关系的前朝公主的话,怎么说也要将其嫁做正妻而不是小妾——无论是嫁给皇子还是大臣。而且就算是做妾,也该塞给太子李建成,而不是塞给秦王李世民。毕竟人家李建成好歹在武德九年前还是太子的身份,若无意外的话,这位杨公主作为李建成的小妾等太子登基后怎么说也能混个五品以上的嫔妃当当,而给亲王做妾,最多也就只是个五品的孺人。
更何况根据杨广死于义宁二年三月(618年),李渊于同年五月登基为帝,李恪却在第二年就出生了的情况来看,杨公主很明显是在重孝期间怀的孕——别说是为亲生父亲守满27个月的孝了,竟然连一年的重孝都没守满,由此可见这位所谓的“隋炀帝女”在李唐王朝的眼中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了,更别说还能得到怎样的礼遇。若杨公主的身份还算尊贵,又怎会如此被人随意地打发,甚至连为父亲守个孝的机会都没有。
而杨妃会被如此对待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自古成王败寇,亡国之君的地位都摆在那儿了,更别说亡国公主了。想想秦灭六国后,六国“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的凄惨模样;想想陈朝灭亡后陈后主的几个亲妹妹,乐昌公主被赏给杨素做妾,宣华夫人、弘政夫人按例没入掖庭,还有几个被赏给朝中大臣和皇子做姬妾;再想想宋徽宗的女儿柔福帝姬也是公主,在金朝过的却是什么日子,便可知这些亡国公主在新王朝眼里不过是战利品一样的存在。
再看她在后宫中的封号。唐朝贞观年间的四夫人封号以贵淑德贤为序,韦贵妃的封号是非常明确的。另有一位生育了十三皇子李福的杨贵妃,贵妃的封号是死后追封,可见其生前也是正一品的妃位,很有可能封号便是淑妃。而燕德妃是由贤妃升为德妃的,原因是阴妃之子李祐谋反被诛,阴妃也由此被降为了嫔。还有一位郑贤妃,在燕贤妃升为德妃后随之晋位的。所以杨妃生前很有可能并无妃位,不过是死后才被追封为“妃”,提升了品级。
杨妃于武德二年生吴王李恪,武德八年之后生蜀王李愔——武德年间的皇子皇孙都是按例一岁时册封,而武德八年时,李世民的儿子中只有第五子李祐受封,所以第六子李愔最早也是武德八年之后才出生。杨妃没有女儿,因为唐太宗21位公主中只要生母身份较高的,史书或墓志铭都有记载,其余15位公主的生母因出身低微而不见载。
而杨妃的两子吴王李恪与蜀王李愔,虽然一直以来由于电视剧的宣传,很多人误以为李恪是唐太宗最喜欢的儿子,但就史实而言,论起唐太宗所有儿子中谁的待遇最差,李恪称第二,没人能比他更差。
李恪一生中不仅毫无得宠事迹,而且不过是犯了踩庄稼和赌博这样的小错,就连续多次被削去都督的头衔,先后削去实封共600户,只剩下200户的实封。李恪还因此遭到唐太宗的好一顿痛骂,甚至被比作了燕王刘旦(汉武帝之子,因为不能安分守己遭到汉武帝的厌恶)。而李恪犯的这些错误与受到的惩罚无论是在史书上还是李恪本人的墓志上,均有记载,互相印证。
贞观二年五月李恪与李泰同时受封,李恪受封益州都督,封地只有8州,李泰却是扬州大都督兼越州都督,封地多达22州。而且李恪受封的不过是都督,李泰却是大都督(根据《唐会要》记载,就在李恪受封前的三个月,唐太宗将益州的大都督府去“大”字,降级为都督府),所以李恪与李泰虽然同时受封,但李恪不仅都督府的规模远不及李泰的大都督府,封地更是比李泰少了近三分之二。
贞观7年李恪前往自己的封地时,唐太宗对他说:“父子之情,岂不欲常相见耶?但家国事殊,须出作藩屏。”由此可见让诸王之藩是因为“家国事殊”,更是为了绝诸皇子的“觊觎之心”,但这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实际上更适合身为太子同母弟的李泰而不是庶出的李恪,毕竟作为太子同母弟,李泰对储位的威胁才是最大的。然而唐太宗在“家国事殊”面前却出于私心,不仅不让李泰之藩,甚至还想让他搬进武德殿居住;同样是嫡出的李治就更不用说了,唐太宗一直将这个儿子亲自带在身边抚养,绝口不提之藩的事,贞观16年甚至干脆直接让他上朝参政了,却偏偏将没什么威胁的李恪打发到封地上去。
唐太宗曾给李恪写了一封信,其中有“汝方违膝下,凄恋何已,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这样一句话,然而就在唐太对李恪说“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以避免李恪变得骄奢为由而不肯多给他财物时,却在一转身面对李承乾与李泰时,又是截然相反的态度。唐太宗赏赐李泰时不仅“赐泰物万段”,每个月给李泰的东西甚至“有逾于皇太子”,对李承乾更是干脆直接取消了他出用库物的限制。
而史官称李恪有文武才,但善骑射不过是身为关陇军事贵族最基本的素养,在唐朝这个连后宫才人都能陪帝王骑射的朝代里,李恪虽然善骑射,却没有丝毫的军功或突出的事迹可以证明。李恪的文才同样毫无记载,别的皇子具体到擅长哪种书法有多少部作品都有记录,唯独李恪的“文才”连李唐皇室成员中最常见的书法特长都不见踪影,而同样因为谋反被诛的汉王李元昌,却能够以书法、绘画、射猎著称于各部史书。
《册府元龟》:“唐汉王元昌,高帝子,性警悟,有勇力,工骑射,颇涉文史,兼能隶书。”
《唐朝名画录》:“汉王元昌善画马,笔踪妙绝,后无人见。画鹰鹘、雉兔见在人间,佳手降叹矣。”
《法书要录》:“汉王童年,自得书意。夙承羲、献,守法不二。”
《历代名画记》:“天人之姿,博综伎艺,颇得风韵。自然超举,碣馆深崇,遗迹罕见。在上品二阎之上。”
一位专研经典名著,擅长音乐,绘画精妙,射猎如神的多才多艺的俊美皇子便栩栩如生地在后人心目挺拔起来,相比之下,李恪的才华无论是在各类史书还是墓志铭上,都没有分毫体现。
而唐太宗虽然一度有过改立李恪为太子的想法,但这件事不仅是在立了李治为太子后又过了7个多月的时间才提出来的,而且唐太宗只对最不可能赞同的长孙无忌一个人说过,被反驳后不但再也不曾提及此事,甚至对提名未果的李恪也毫无保护措施。
还有人试图将李恪当不上皇帝的原因归结为是具有前朝血统的缘故,不过这种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毕竟李恪的两朝血统不是什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事,历史上两朝一脉的皇位继承人比比皆是。比如后赵石虎的太子石世,生母就是前赵的安定公主;比如北周闵帝宇文觉的生母就是北魏冯翊公主;就连隋炀帝杨广的太子杨昭也是两朝一脉——杨昭的生母萧皇后,即西梁孝明帝萧岿的女儿。
再说如果前朝血统真的是问题,是忌讳,那唐太宗为何在明知李恪具有隋朝血统的情况下,还想立其为太子?长孙无忌又为什么不用这么好的理由来反对唐太宗立李恪呢?就像唐玄宗欲立武惠妃为后,大臣首先就用武家与李唐皇室有仇为由劝阻唐玄宗,而李恪这里却压根没人提及所谓的血统这一点。所以李恪与储位无缘,和他的生母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根本没有任何的关系,而是因为李恪与杨妃均不得宠于唐太宗的缘故。
至于杨妃的次子李愔,虽然贞观十年就之藩了,但是直到贞观十三年,李愔才得到了亲王应有的800户食邑,比其他皇子整整迟了3年。又因为李愔在封地上屡屡胡作非为,唐太宗曾十分厌恶地说:“就算是禽兽,只要好好驯服还能让其听命于人;就算是铁石,只要好好炼制也能做成可用之物,只有像李愔这样的人,连禽兽和铁石都不如!”当即便削去了李愔一半的封地食邑和蜀王府中的官员,又将他贬为虢州刺史,刚刚上任没几个月的蜀王师盖文达也因此被免官。
所以唐太宗贞观年间别的皇子都是都督,唯独李恪、李愔两人是刺史;别的皇子都是实封800户,唯独李恪与李愔一个被削户600一个被削户400。想来杨妃要是得宠的话,如何会在史书上仅留下7个字的记载,而她的两个儿子又如何会在李世民诸子中待遇如此之差?
徐惠,生前仅为二品九嫔中的倒数第二级充容。相对于其他嫔妃在太宗一朝最多只因为生育皇子而被记载了一笔,徐惠能够凭借其出众的文采在《旧唐书》中留下更多的事迹,可见徐惠的才华即便是与同时代的文人士子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而徐惠也因为自幼才华出众,同左棻、宋氏姐妹一般名声远扬,甚至为皇帝所知,于是被诏进了后宫中。
根据史书的记载,徐惠进宫后因“挥翰立成,词华绮赡”,于是由正五品的才人晋升为正三品的婕妤,最后位列正二品九嫔中的第八级充容,可见文学造诣极高的徐惠还是很得唐太宗赏识的。其父徐孝德也因为女儿的才华横溢升了一级官,由从六品下的将作监丞被擢为了从六品上的礼部员外郎。
就史书中所记录的事迹而言,徐惠知书善文纵论古今的才华颇得唐太宗的赏识,《谏太宗息兵罢役疏》更是直谏朝政——这也是继晋武帝的左贵嫔献诔赋颂、宋孝武帝时韩兰英献《中兴赋》、陈后主的沈皇后“数上疏谏争”后,有唐以来的后宫第一人,但如果说徐惠对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影响很大,那就言过其实了。毕竟徐惠的这篇上疏虽然甚得唐太宗的赞赏,并因此得到了丰厚的赏赐,但无论是上疏中所谏止的征辽之举,还是营造玉华宫之事,唐太宗都没有因为徐惠的进谏而在政策上做出任何的调整或改变。
唐太宗逝世后充容徐惠作为无子无女的嫔妃,按例送进崇圣宫出家为尼,一年多后留下了一生中最为谦卑的愿望:“在祭祀所用的狗马之前侍奉于陛下的陵庙,这是我唯一的心愿。”病逝在这座守陵的宫殿里。
尽管此时距离唐太宗的驾崩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而徐惠也并没有选择在唐太宗死后立即绝食的方式,而是渐渐等到生了重病后这才不喝药,但唐高宗李治依然对徐充容此举大加赞赏,不仅将其追赠为四妃之一的贤妃,还允许她陪葬昭陵石室。
徐氏一族也因此飞黄腾达起来,其父徐孝德更是迎来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越级提拔,一下子便由从五品上的水部郎中被唐高宗擢为正四品上的果州刺史,连越6级,卒于任上时,唐高宗还“优敕令官造灵举,别加赙物,具给傅乘,资送还京”。而徐惠的弟弟徐齐聃也被任命为沛王李贤的侍读,徐惠的妹妹徐氏也因为“亦有文藻”“世以拟汉班氏”,遂被唐高宗召进宫中册为婕妤。
古代皇帝如何选择妃子?
作为女人,都希望自己能嫁一个好老公,这个是谁也否定不了的事实,但好老公的标准却是见仁见智的。投缘适合的也不一定很多,因此磨合在所难免。皇帝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权力和财富无人能及,能成为皇后和妃子,是许多女人的梦想。 我们普通人叫找老婆,皇帝叫选妃,皇帝是海选,皇帝选妃的标准和要求很多,因此说不是你想当皇后和妃子就可以的。这些标准和要求那是很苛刻的。就算是这样,还是有很多达官贵族削尖脑袋,把自己的女儿送进皇宫,一旦得到皇帝的宠幸,家族也会跟着增光,能当上皇后,母仪天下,是很多女人的追求,假如有机会,我想99%的女人不会拒绝这个好事。 那皇帝选择皇后和妃子到底有什么样的标准呢? 首先必须漂亮,漂亮就是外表美,各个时代对美的理解和评判也不相同,唐朝以胖为美,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丰满,杨贵妃就是以丰满著称的。外表没有吸引力,第一轮就会淘汰,天使般的面孔是首要条件,再者诸如头发,要柔顺爽滑,颜色要乌黑,黄毛肯定不行。牙要白,眼睛要有神,皓齿明眸。四环素牙肯定淘汰。手必须柔软温和,鸡爪一样也不行。其它要是有皇帝癖好的特征,那更好,比如有体香等。入宫的年龄基本上在13岁~16岁左右,太大了不行。 以上都是基本的外在条件,更重要的是出身和才能。虽说封建社会皇帝至高无上,但他也有无奈的时候,婚姻往往带有政治色彩。大家熟悉的汉武帝和他的皇后陈阿娇,就是政治婚姻。为了巩固统治,皇帝在选择妃子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势力集团的支持。因此说能成为皇后和妃子的女子,基本上都来自名门望族。当然历史上也有例外。再者懂得风花雪月,有才情的女子,作为皇帝的妃子也比较容易上位,普通的女子还是洗洗睡吧。 入宫后,通过层层选拔,成了皇帝的女人,那也不要高兴太早。皇帝的女人地位也分三六九等。皇后是后宫之主,除了皇帝和太后,地位无人可比,是后宫的一把手,同时也代表了皇权,重大场合时都有皇后的身影,皇后因此也被称为国母,是皇权的一个标志,皇帝迎娶皇后,那是皇帝的大婚,非常隆重。 同皇后相比,其他的妃子那就差太多,迎娶规格低很多,只能从皇宫的后门进去,皇后可以同皇帝一样穿龙袍,其他妃子没有这个权力。服饰、俸禄也有明显的差距。关键是生的孩子也有区别,皇后生的叫嫡出,其他妃子生的叫庶出。嫡出的儿子一般来说才有机会继承皇位,庶出的只能眼巴巴的羡慕、嫉妒、恨,没有办法。 后宫争斗也是相当激烈的,也有不少妃子通过自己的智慧,成为了皇后,如武则天。也有很多妃子争宠,最后落得悲惨的下场,如刘邦的戚夫人。在后宫里,皇帝的女人数不胜数,得不到皇帝的喜爱,只有独守空房,幽怨而死,遇上不讲道理和人性的皇帝,他死后还要妃子们殉葬。 啰啰嗦嗦这么多,不知还有没有哪个美女想做皇帝的妃子。
古代皇帝选妃子标准是什么?
作为女人,都希望自己能嫁一个好老公,这个是谁也否定不了的事实,但好老公的标准却是见仁见智的。投缘适合的也不一定很多,因此磨合在所难免。皇帝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权力和财富无人能及,能成为皇后和妃子,是许多女人的梦想。 我们普通人叫找老婆,皇帝叫选妃,皇帝是海选,皇帝选妃的标准和要求很多,因此说不是你想当皇后和妃子就可以的。这些标准和要求那是很苛刻的。就算是这样,还是有很多达官贵族削尖脑袋,把自己的女儿送进皇宫,一旦得到皇帝的宠幸,家族也会跟着增光,能当上皇后,母仪天下,是很多女人的追求,假如有机会,我想99%的女人不会拒绝这个好事。 那皇帝选择皇后和妃子到底有什么样的标准呢? 首先必须漂亮,漂亮就是外表美,各个时代对美的理解和评判也不相同,唐朝以胖为美,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丰满,杨贵妃就是以丰满著称的。外表没有吸引力,第一轮就会淘汰,天使般的面孔是首要条件,再者诸如头发,要柔顺爽滑,颜色要乌黑,黄毛肯定不行。牙要白,眼睛要有神,皓齿明眸。四环素牙肯定淘汰。手必须柔软温和,鸡爪一样也不行。其它要是有皇帝癖好的特征,那更好,比如有体香等。入宫的年龄基本上在13岁~16岁左右,太大了不行。 以上都是基本的外在条件,更重要的是出身和才能。虽说封建社会皇帝至高无上,但他也有无奈的时候,婚姻往往带有政治色彩。大家熟悉的汉武帝和他的皇后陈阿娇,就是政治婚姻。为了巩固统治,皇帝在选择妃子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势力集团的支持。因此说能成为皇后和妃子的女子,基本上都来自名门望族。当然历史上也有例外。再者懂得风花雪月,有才情的女子,作为皇帝的妃子也比较容易上位,普通的女子还是洗洗睡吧。 入宫后,通过层层选拔,成了皇帝的女人,那也不要高兴太早。皇帝的女人地位也分三六九等。皇后是后宫之主,除了皇帝和太后,地位无人可比,是后宫的一把手,同时也代表了皇权,重大场合时都有皇后的身影,皇后因此也被称为国母,是皇权的一个标志,皇帝迎娶皇后,那是皇帝的大婚,非常隆重。 同皇后相比,其他的妃子那就差太多,迎娶规格低很多,只能从皇宫的后门进去,皇后可以同皇帝一样穿龙袍,其他妃子没有这个权力。服饰、俸禄也有明显的差距。关键是生的孩子也有区别,皇后生的叫嫡出,其他妃子生的叫庶出。嫡出的儿子一般来说才有机会继承皇位,庶出的只能眼巴巴的羡慕、嫉妒、恨,没有办法。 后宫争斗也是相当激烈的,也有不少妃子通过自己的智慧,成为了皇后,如武则天。也有很多妃子争宠,最后落得悲惨的下场,如刘邦的戚夫人。在后宫里,皇帝的女人数不胜数,得不到皇帝的喜爱,只有独守空房,幽怨而死,遇上不讲道理和人性的皇帝,他死后还要妃子们殉葬。 啰啰嗦嗦这么多,不知还有没有哪个美女想做皇帝的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