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理论影评
相比万物理论,我更喜欢“爱的方程式”这个译名,这部影片更像是隐藏在物理外表下的爱情片,不仅是因为主人公霍金的传奇与成就早已为人所知,更是因为斯蒂芬与简的爱与众不同,浓郁的英式氛围,处处流露出的复古与怀旧,斯蒂芬与简的爱与羁绊,让每一个观看过影片的人在结束后都有着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
LOVE IS EVERYTHING
如果爱是午后一杯咖啡的温暖恬静 而我们的彼此相遇就是午后轻柔的阳光
整个影片的基调大都在围绕叙述斯蒂文与简的爱情历程,舞会上的偶然邂逅,两个人的心照不宣的默契和相同的感应频率,细腻的镜头捕捉到简离开时的一丝丝不舍,在斯蒂芬眼中也流露出相同的情感,简把写着自己电话的纸巾递给斯蒂芬时,我想斯蒂文是心内是惊讶喜悦的,童话般的邂逅像极了所有冥冥之中的注定,斯蒂芬的邀请,关于汰渍、烟花、旋转的木马谈论,“我喜欢时间旅行,就像你一样”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是简对斯蒂文爱的肯定,此刻轻柔复古的管弦乐响起,营造着浪漫与温情,不得不说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幕,所有的情绪在这一刻升华凝结慢慢在两个人心里融化流淌,拒接跳舞的斯蒂芬在此刻轻轻牵起简的手,在浩瀚的星空下跳舞亲吻。这是一切美好的开始也是爱与坚守的开始。
被碰倒咖啡,赶火车时不得不放慢的步伐,细微的变化埋下了疾病开始的伏笔,它悄无声息却又时时刻刻存在,斯蒂文摔倒的这一个镜头真实细腻,这是终将要面临的开始,医生在检查后清楚地告诉了斯蒂文目前的病情和即将在眼中消失的生命,他当下的心里应该是恐惧的心痛的,他的一切才刚刚开始,他的学业,工作,爱情,友情。在生命从医生口中开始倒数的时候,他是想要逃避,因为这一切真的太美好了。当时间戛然而止,无助失落恐惧是如此无情且汹涌,它已经做好了将美好吞噬的`准备,而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看着这一切的发生,静默无声。
HOPE IS EVERYING
很难定义希望是什么,也许是你在知道前方是万劫不复的深渊依旧坚持走向前,也许是简毫不犹豫说出“我爱他,他也是一样爱我”时坚定的目光,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但意义却不尽相同,而只有你的信仰与坚定可以证明希望的存在。简是相信斯蒂文的,或许从一开始她就是相信的,因为相信因为爱,以后的结婚生子,照顾斯蒂文的日常起居,甚至在生活一次次面对困难简只能独自承受时,她仍就是相信的,此时与其说是希望倒不如说是一种责任,瘦弱的简脸上永远不改变的是她的坚韧,当简将一家人带到自己父母生活的郊外,当斯蒂文被呛住她不停拍打的时候,我看到的是飘落在她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镜头里的简因为难以承受的责任和压力而哭泣,她知道这很难但她没有办法放弃。
影片中这是我第几次红了眼圈已经数不清了,却是我心里感触很深的一次,世界很大,生命却很短,在未知的旅途中我们不断在选择也因此改变了短暂一生的航向,生命给予我们最遗憾的馈赠是没有回头的选择,独特、唯一、不断地向前。如果时光倒流,简是不是依然会说出那句我爱你,我相信她是会的,因为爱是永恒。
LIVE IS EVERYTHING
不管是好是坏生活总是会踩着一成不变的步伐走着,今天是最好的今天,明天也将会是最好的,婚后的简与斯蒂文的生活琐碎但却不平淡,太多需要用爱与责任来填满的未知与艰难犹如浩瀚的宇宙一般庞大,万物理论是需要时间精力投入研究的,生活也是一样。影片的后半段不禁让每一位观众开始认真思考婚姻的意义,在《歌林多前书》中这样写道:“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简的努力和斯蒂文在宇宙学中的付出在一定程度上是契合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甚至可以说是因为有了简在背后的隐忍付出斯蒂文的成就才这样的成功。原来生活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简单自然,你所有流过的泪、承受的痛苦与回报不一定会是等同的,生活是没有方程式的,它不是等式,你要懂得,它只是人生的另外一种表达。
另一些感受
简从先前的羞涩、温柔到之后的隐忍、坚持,岁月悄悄埋葬了犹如烟花一般转瞬的温暖美好,留下的是黑暗是未知是割舍不掉的爱,她的努力也许并不及斯蒂文的研究伟大可是她却一点儿都不平凡。
如何评价影片《万物理论》
我对真实的霍金、他的学术和生活都不了解,所以这篇观后感只针对电影里所呈现的霍金和他的生活。
影片的花絮中有对Eddie的采访,他说自己以前从来不知道霍金年轻时是很健康、很强壮的。影片里,青年霍金骑车、划艇,意气风发,像所有真正的物理学家一样,有孩子般纯真而自信的笑容:那是对科学的执着,对自己天赋的信心,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投身研究宇宙万物奥秘的虔诚。
剑桥真美啊!礼堂里,“Science”,“arts”的邂逅,各怀骄傲矜持,还有心照不宣的默契,让人想起费曼自传《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中费曼与阿莲的相遇。科学与文学本就是理性与感性的两级,学科学的男生与学文学的女生邂逅相恋便也带些天定的浪漫。之后,小酒馆中直接又笨拙的追求,舞会上的星光灿烂,康河边充满柔情的旋转,他们像一对普通恋人一样约会、接吻与热恋。
Eddie对没生病前霍金的精气神的把握是极好的。除却外形的相像,他只需一个斜睨的眼神、动一动嘴角,或是眼珠狡黠地一转,就能演绎出年轻霍金的自信、自负、纯真和专注。那是物理学家独有的纯粹而动人的气质。他站在那里,脑袋一偏,嘴角一扬,就是一幅又学院又不驯的模样。
当疾病的征兆开始愈来愈多地显现,当霍金终于重重地摔倒在地,他的世界里,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他坐在浴缸里,看着自己慢慢僵硬的手;看到他故作镇定地笑着对不知情的室友说:“我得病了,医生说我还有两年寿命”,看着他决绝地推开来看望的简,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学生休息室里看电视,此时,无需刻意渲染,你也能感受到他刻骨的孤独和难过。看到他僵硬又颤抖地提着球杆去草坪上打球,赌气一般咬着牙把一个个球努力推进小门里面去,旁边的简咬着嘴唇发抖,我终于忍不住在影院黑暗的角落默默流泪。很难想象霍金面临的是怎样一种痛苦与绝望:慢慢失去所有的活动能力,头脑却异常清醒。苦难可以预见,自己却别无选择。后来他们结了婚,孩子接连出生,霍金丧失了越来越多的行为能力,生活中有更多尴尬和不堪。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那天,他和简宴请朋友们来家里聚餐,本该是值得庆祝的开心一天,他却发现自己的手已经不听使唤,以后再无法做到自己喂自己吃饭了。朋友们说说笑笑,屋里的灯光温暖明亮,霍金强颜欢笑,礼貌地离开餐厅。他试着爬上楼,却卡在楼梯上不能动弹,孩子在顶楼透过隔离网看他,霍金哭了。泪水从脸上无声地划过,他的面部肌肉抽动,眼神里都是委屈、无奈和辛酸,这个片刻Eddie诠释得太到位了,我坐在黑暗的角落里,也只觉得一阵阵心疼。
还有一幕,霍金坐在桌前,背驼得像虾米,低头艰难地从杯中喝水,那场面,很像一只低头饮水的骆驼。而长桌对面,简坐得笔直,端庄,优雅,坚韧。这残酷的对比看得人心中刺痛。后来简遇到Johnson,霍金一定也感觉到了那种危险的暧昧,可是他什么都不能要求,因为Johnson所能带给孩子和简的欢乐,他都做不到。看着自己的妻子与另一个男人带着孩子和自己一起其乐融融地玩耍,这对心高气傲的霍金来说,也一定很难接受吧。可是他表现出的只是平静与克制。霍金也曾玉树临风,也曾风度翩翩,如果没有生病,他会继续着自己的骄傲,毫无拘束地挥洒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也会坐姿笔挺,和简在一起,如同一对金童玉女;他也许会成为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丈夫和父亲,为妻子分担家务,带孩子奔跑划船……如果不是因为生病,他本可以拥有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一段完美的人生。
我不知道现实生活中的霍金是什么样的,但影片里的霍金是一个绅士。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他的自由(至少是身体上的自由)与尊严,可是因着他的善良、体面与教养,他最大程度地保持了自己的尊严。当简身心交瘁、情绪崩坏时,霍金转过头去对孩子说:“Your mother is very angry with me.”眼神像做错了事的小孩。看到这里,我很心疼这对夫妻。简的苦非一般人所能承受,但霍金其实也很有理由感到委屈,疾病带给他的改变,他自己也无能为力。在这样压抑的时刻,他也可以选择愤怒,可他却选择了抱歉。自始至终,在影片里,他都没有抱怨过。他只是默默地承受,默默地努力适应因为疾病的进展而带来的身体上的改变。生病后他最大的一次情绪爆发,大概是做了喉管手术后再也说不出话来的时候,简拿来拼字板教他时,他的倔强与伤心伴着泪水喷涌出来。每次看到他哭泣,我都跟着心碎,那不是一个弱者面对病痛的呻吟,而是一个战士面对命运悲壮的泪水。
即便后来,他们生活里又各自有了别人,不再那么相爱了,他们也都没有去刻意伤害彼此。其实他们本不是一对普通的夫妻,他们的结合也一开始就不被人看好,就像霍金的父亲说的:“This is not a battle. This is a defeat.”霍金对简在起初是爱情,到后来,因为生活起居的依赖,也许慢慢转化为孩子对母亲般的依恋;而简对霍金也从热恋升华为沉重的责任。即使是多年平凡的生活也足以磨蚀
三重人格的电影
某小学,少年今里大悟(澁谷武尊 饰)用石头砸死了痛苦不堪的兔子,虽然他为兔子实现了解脱,但是他的行为惹来周遭人们的不满与非议,大悟和姐姐桐子(満岛ひかり 饰)都成为了他人嘲讽的对象。桐子和大悟是一对同父异母的姐弟,他们的父亲公平(香川照之 饰)是一个童话绘本作家,两任妻子的死亡让他疏忽对孩子们的教导,只一心沉湎于童话的世界。而桐子早年也因一场变故让她丧失说话的能力,她用文字和最疼爱的弟弟交流。 在姐弟俩观赏3D恐怖片《战栗迷宫》时,银幕中的兔子飞出来落到了大悟的手中。这个神奇的兔子姐弟俩相继带入一个瑰丽离奇的世界,也由此揭开了这个家庭尘封十年的痛苦记忆……
形容多重人格的电影有哪些?
一、 《分裂》 该片讲述了名叫凯文(詹姆斯·麦卡沃伊 James McAvoy 饰)的男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患者,竟有23中之多,然而第24种人格也在慢慢形成,他强壮,邪恶,某日,他绑架了三个女孩,一旦第24种人格获得凯文身体的主导权,不仅三个女孩难逃一死,凯文自己也会性命不保。 该片最大的亮点就是詹姆斯·麦卡沃伊,咱们的一美的演技,多重角色切换自如,演技叹为观止,故事情节紧张,有条不紊。 二、《禁闭岛》 该片讲述了联邦侦探泰迪 丹尼尔受命到一个小岛上调查一个杀人机构,却因此遇到了重重危险和谜团的故事。除开结局部分,是部极其出色的悬疑惊悚故事。悬念的铺设几近完美,惊悚戏让人无法呼吸,回忆、梦境、幻觉场景如此梦幻诡异,令人过目难忘。 摄影剪辑调度配乐还有演员的表演都很喜欢,可惜由于真相的颠覆让结局部分稍显无力,用了过多篇幅来作解释更是削弱了震撼效果。 三、《神探》 该片讲述了精神障碍的退休警察(刘青云饰)受人所托,卷入一桩失枪案的故事。影射“警魔徐步高事件”,此人死于2006年的尖沙咀枪击案。 只有在港版才能完整地看到这个真实案件的那段骇人听闻的换枪过程,现实中徐步高正是死于那把丢失的“鬼枪”,警方根据这个奇怪的犯罪现场,推断出案发时其实还有第四个人在场,几个死者手里握着的枪,都和案发时不是同一把... 四、《致命ID》 该片讲述了一个汽车旅馆里,住进了10个人,他们中间有司机、妓女、过气女星、夫妇、警探和他的犯人,还有神秘的旅馆经理。这天风雨大作,通讯中断,10人被困在了旅馆里,惊悚的故事开始了。 大量的细节描写使得影片非常耐人寻味,切换焦点时镜头的微小变动更是非常隐喻。结局倒不出乎我的意料,这种片子到最后肯定会回头给观众一枪。编剧太牛了,前后呼应的巧妙简直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即使是6年前的片子,如今看来也生猛十足。 五、《搏击俱乐部》 该片讲述了生活苦闷的泰勒为了找寻刺激与好友杰克组成“搏击俱乐部”,在那里他们可以把一切不快的情绪宣泄,借着自由搏击获得片刻快感的故事。 除了"人格分裂",我认为还可以从"本我、自我、超我"理论的角度理解片子,同时不要忽略单纯、不死、如影随形而又只具备原始欲望的玛拉。 "本我、自我、超我"是我们每个人的人格构成,三者的生存主张各不相同,相处相斗、此消彼长,影片在讲我们所有人。最后道德枪毙理想携手欲望,并窃取遗产、继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