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热点资讯 > 正文
王的盛宴剧情解析
王的盛宴剧情解析
提示:

王的盛宴剧情解析

二千年前的中国,楚王暴政,诸侯造反。血雨腥风的竞技场以外,散落着创建在密林最深处的城帮。 项羽(吴彦祖 饰)和刘邦(刘烨 饰),两个抵制秦暴政的起义领袖,领着分别的阵营,为随意与安宁一路拼杀,与此同时也在向那座代表着强大权利与无尽财富的皇朝关键——秦皇宫一步步逼近。 历史时间的全过程一直坎坷而模糊不清的,结果却只有一个:刚直而不理智的霸王项羽在“鸿门宴”上错过了杀死汉高祖刘邦的机遇,只有将一腔热血撒向赤水河,与自己爱着的女人虞姬(何杜娟 饰)含着泪离别。 刘邦和他的吕后(秦岚 饰),他的谋臣韩信(张震 饰)、张良(奇道 饰)、萧何(沙溢 饰)们,则忍辱负重抵御到最后,变成了光辉城堡最后的主人。 在那座奢侈的大房子里,御龙天下的刘邦好像早就忘记了和当初的友军并肩作战的岁月,乃至逐渐逐渐对身旁的弟兄们满腹狐疑。另一段屠戮,从而逐渐在森森矗立的王国高墙内,无音扩散……

《王的盛宴》影评
提示:

《王的盛宴》影评

剧情

开篇便是一个耄耋老人在无尽荒野的自述,他一生有两个怕的人,一个是项羽,一个是韩信。而全剧也确实是将三人的斗争作为线索,推动剧情一步步发展。

首先是“先入函谷关者为王”,项羽和刘邦的帝王之争在此拉开序幕。子婴带刘邦进的秦王宫,为了给刘邦种下欲望的种子,以便借他手复秦仇。项刘二人不过是被摆了一道。最后项羽挑了子婴手脚筋后的两人的对视,项羽才真正意识到“灭秦”并未完成,秦将最后的仇恨寄托在了子婴的身上,不巧,他们确实成功了。而项羽这时从子婴的眼里看到的,不仅仅是秦仇,还有刘邦的仇!在所有人疯狂高喊:“秦亡了!”的时候,只有项刘还清醒着,深知子婴所言不假:秦,不亡!秦“大一统”的理想不亡,精神不亡,欲望不亡!确实刘邦没让二人“失望”,抢先进入函谷关,进驻秦王宫。下一幕,刘邦念叨:噩梦,即便十多年了鸿门宴依旧是一场噩梦。

鸿门宴上项庄舞的盾牌,意同当初项刘二人舞的,暗示这都是命运的轮盘。从他与项羽舞剑开始命运齿轮的转动,到鸿门宴命运的差点终止,舞剑部分篇幅较大细节处理特别细致,轮盘转动故事继续。日后定有恶战。

项羽乌江自刎,张良粉墨登场。刘邦所有亲信都说张良绝不会反,但还是那句老话“功高震主”,偏偏这位功高的年轻人人还不晓得隐藏自己的锋芒,诚如吕雉所言“皇上杀人还需要理由吗”,最后落得个夜袭皇后太子赐以全尸的下场。张良一死,刘邦便撒手而去。

故事结束了吗?没有。

这位老人在迷雾中轻道出了他将不知的事。他不知一切,又知道一切。现在,他不过是了结了这场一生的鸿门宴罢了。



人物鉴析

戚夫人:是刘邦心灵的港湾,能与他无所顾忌的握手,看到他心里柔软的地方。而这个角色的出现,在我看来是为了更加丰满充实吕雉的形象,对比才能显现出这个后世谩骂的“毒后”的可怜之处,她不仅是一国之母,更是一个女人。



吕雉:这个皇后却更像是他的心腹,明明两人的手近在咫尺,却又好似远在天边。看向她的目光,戒备与警示多过爱意。吕雉是伴随着与张良的斗争而出现频率变高的。而在前剧中,他不过是刘邦身后的一个可怜女人,一旦出事刘邦亡命天涯之时,她就成了那个俘虏,尽管项羽并未如何羞辱她;而当可以共荣华的时候,刘邦身边的女人早已更换无数。她不是没有脑子的女人,她懂得愚弄人心,知晓世人的浅薄,因而编造出了“龙的儿子”的谎。她明白了刘邦对她有点“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的意味,两人早已没有情爱之心,可以是朋友是最真诚的伙伴,就不会是爱人。也正是刘邦的态度让她求而不得,所以她忠诚,她也能依旧留在皇后之位。不知对她是幸或不幸。刘邦不止对她如此,他对所有自己的女人从不在意,从她年轻的时候就可见一斑,却对自己的伙伴很在意(这种在意既指重视伙伴,又指顾忌手下能人),从年轻时候一起打江山到老年垂死之际的伙伴,所有人都被猜忌,只有她永远的在他身边,甚至掌管政事。但剧中有一句话我没太看懂,刘邦曾两次对吕雉说“你当初说我是龙的儿子,这事儿差点害死我。”第一次是向项羽借兵之后尚可理解,可最后一次竟是在他垂死之际,便不太能读懂了。



项羽:在面对刘邦先入函谷关,鸿门宴之后,他选择放走刘邦,烧掉秦王宫,让所有人领到封地告老归田。而项梁在这时却痛心疾首:你们早晚成为他的阶下囚。 “他知道秦王宫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每个人心底的欲望”对于刘邦这句话,我有两个推断:

第一种,项羽棋高一筹,懂得克制人性的贪婪和心底的欲望,来自贵族的骄傲觉得这是黑暗的,不该出现在自己身上,相较之下,项梁则显得“昏”了一些。尤其在火烧秦王宫的时候,更是体现了出来。他想做的,是自由是解放,是天下为公的大善之行。只是诚如刘邦所言,项羽的悲剧也是在他的贵族“贵族就是这样,他们只看到自己身上的光芒,忽视了别人身上的欲望。”只可惜了这光芒的光和热未散发,便被黑暗所笼罩。从他和虞姬的离别,看到的是他对自己的失望,和对人性的失望,因此宁可乌江自刎,不愿回江东面对失败的自己,贪婪的人性。他不怕死不怕输,仅仅怕人心的黑暗罢了。夕阳下,众目睽睽前,我以我血荐轩辕(信念)。

第二种,项梁更加超脱,项羽虽懂克制却也因此束缚了自己。项梁却能看破虚妄,直击中心去拿自己想要的,所争取和努力的。但对于第二种,我觉得就项梁这个角色的表演来说,好像并没有那么超然(当然,可能是因为演员和我对这个人物的解读定义不同。),但他对于项羽烧毁秦王宫的决定没有异议,是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了。他也是个贵族,即便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至少他也能见到天上光。

对于“韩信却动了私欲”这件事上,项羽对刘邦的小人行径更多是看不起,也知道他有实力便随他去,不愿同他一样成小人。对韩信却更多是失望,“你也想学刘邦?”

项羽本不愿卷入这尘世,为了苍生为了难民,奉献血肉也别了虞姬。

项羽死了,韩信哭了,刘邦沉痛。为的是世间最可敬的敌人死了,最后一个贵族也消亡了。这就此拉开了韩刘之争的序幕。



然后便是我觉得的全剧少有的看得清局势的人:项梁和张良。他们俩都是心底清明之人,却戏剧性的悲剧下场:一个和项羽一起被灭,一个终身愧疚缠身。



项梁:鸿门宴上气势渗人“你,肯定进过秦王宫”说明他把刘邦的性格看的透透的,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小人心理,可是刘邦胜在他顶住了那个压力,并且逃走了。

“我知道,是项羽放了我”刘邦诚然。

“将来你们每个人都会是他的阶下囚”项梁总是看得清局势



张良:未碰秦王宫东西。张良作为一个军师是极其称职的,刘邦自己也对张良说过“我这辈子,听你的就顺,不听你的果真就要出事。”关于张良的谋反刘邦是不信的,却会派吕雉去当这个“钦差大臣”。诚如韩信所言,张良所有的示软讨好只是为了掩藏自己的锋芒以保全自身。存了韩信,才能让躲在韩信的影子里苟且。韩信高喊着当年反秦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推进了整部剧的时间进程,张良永远都是那么看得清局势:这句话不能再说了,时代变了。是啊,时代变了,项羽这个贵族有种却被灭了,高喊这个口号的人,却早已深陷王侯将相的泥沼。吕雉、张良、刘邦都一样。老了,想要安于现状,求稳求心安。可韩信年轻啊,不愿耽误自己的大好年华,“可有人呢,总想推翻重来,这是命,谁也改不了”(又是吕雉说的话!)“项羽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高尚的人,放了我甚至放了陛下,他的白骨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道理,不要变成项羽!”这话是说给韩信的;“不要把活下去的机会白白丢掉”这是说给张良的,也是这一番话彻底让动摇的张良倒向他们,除了感受到的他们的胁迫,还有深知他们的秉性从未改变——求生。即便他们早已成了天下的统治者,却依旧是当初那个赤脚求生的人,什么都能不要什么都不在乎,只要让他活下去他就能翻盘,为了保全他们自己,什么他们都能干的出来。张良内心是鄙夷的,他希望理想的圣光普照,却也是现实的渴望着活下去,不为别的什么,只是为了“活着”!张良招了,背叛了韩信,背叛了自己,他终于“变过来了”。在他的建议下朝中大换血,赢了张良便是赢了朝政。

但对张良的解读又不应该只从他个人出发,心思越缜密的人越发的复杂,他们多数时候应该是共生体,甚至是附属体,因而张良应该和韩信放在一起看。

韩信好似继承了项羽的夙愿与天真,依旧相信着天下为公的大道。刘邦可能也是看穿了这一点,软禁韩信六年,就是想把他的信念与锐气磨灭,让他同自己堕落。“把他的心变过来,他变了吗?”(这话是吕雉说的,她大概是这世间最了解刘邦的人了)他没变,他也看不懂帝王的顾忌,我行我素做一个理想者,可若将皇帝的光辉比做太阳,他又岂能允许日月同辉?剧末才知道,韩信报的不过是那一个馒头的恩情,当初那个单纯的小孩子被他呼风唤雨的本事吓到,一心想着投奔刘邦,却在长大后看透人性(特指刘邦)的伪善,只是他还想试着改变一下,却敌不过现实,不可谓不悲剧。他是多怀念那些并肩作战的日子啊。



项伯:这个人看着没多少戏份,但其实他才是刘邦人生中的一个一个关键节点。刘邦借兵的时候为他的呼风唤雨造了势,鸿门宴前收下夜明珠定下娃娃亲,鸿门宴上救下刘邦,在韩信死前又出现了,看到朝廷的清换他也怕了:因为他和韩信一样是从项羽那里叛变过来的。“当年陛下许给他的娃娃亲还算数吗?”“让我想想。”是张良对萧何下场的回答,被皇后用来回复项伯,他便了解了“完了”。果真,在长乐宫出来的路上完结了他的一生。



最后,就是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成也萧何败萧何”的主人公了。他也是韩信的捆绑共生体,这句话大约就是从韩信的角度发出的感叹罢。萧何大抵也是个有理想的,看的透,却也知道的太多了。想着“弃暗投明”,却也被背叛了。

萧何最后对《鸿门宴》的质疑,是现代人对这篇著作的疑问(我觉得这一段剧作者解读的非常好):明明被项羽没收了武器,樊哙凭什么可以穿过三百持戟郎中,二十八死士到达项羽帐内?!项伯挺身而出拔剑保护刘邦?!为的什么?!世人都说道项羽天真,听信刘邦的鬼话养虎为患。而萧何知道,是项羽,项羽知道手下想杀刘邦的人很多,他非但没杀他,还派人给项伯送剑保护刘邦,派持戟郎中韩信悄悄保护他。因此韩信知道项羽的伟大,被救之人却不自知,他们只道项羽放了他们,却看不透项羽的保护,更让韩信看出二者的差距,越发的看不上刘邦。(项梁估摸着也是也看出了门道,才会在刘邦溜走以后痛心疾首:你们早晚成为他的阶下囚。)

“修史的人要对得起历史,否则我们的后人会在你们的历史中看到什么?!”长乐宫,这个当初刘邦不懂,觉得皇后建得无意义的地方,被作为一个伏笔到剧末才被揭开面纱——韩信和项伯都和长乐宫有牵扯,也都被处理了。“书中写的有时也不一定对。”萧何所叙述的史官却都不敢记,和这段历史有关的人都被解决了。皇后的提示也是警告人生最后一段的萧何,书中的所谓理想都是骗你们的,我们掌权者才是理想才是法律才是历史的书写者。“看来书上写的还是对的”我写的史书才是对的。萧何的放给他自己写,他不愿意,跑出去找刘邦的时候,长乐宫的钟楼钟声再次响起!风中只剩这一个孤独奔跑的背影。“时候不早了,该开宴了”又是一场鸿门宴,只是主角不再是项羽,也不再有人保护谁了。“谋不谋反还不是你们说了算”韩信他依旧还是那个单纯的孩子,说话毫无顾忌。最终悲歌响起,钟声回荡。门外门内不同光景。悲乎!理想终灭。在那个昏暗的年代,权术终是高于一切。

个人体悟

这场所谓谋反,不过是一场闹剧罢了。为了刘邦一场戏,杀尽天下有才之士。

而剧中所有的光,除了日光,就是烛光。除了时代背景的原因,我个人觉得更有做背景之意,否则他大可以开门露光,拍成很多古装剧那样清白透亮的样子。日光暗指项羽等贵族、理想的光辉,烛光则是暗衬那个时代的昏暗!

长乐宫钟楼这个伏笔埋得太好了!它仅仅在刘邦问到的时候被一句带过“皇后建的”,怕是任谁都没想到,这个所谓的“小玩意儿”成了那么多开国大臣的丧生之地,钟声也成了他们的收魂曲。但它在萧何背后丢木头那段,成了剧中第二个我没看懂的场景。

借萧何的嘴抒发一个现代人对鸿门宴这个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解读,但我却觉得很到位。但是是否有点把项羽过于神话?项伯的异心也是被他看穿了?那是出于什么目的留下了项伯还让他救下刘邦,项羽就善良成这样了?自己的叔父有二心,他甚至还给他送顺水人情?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他没杀过无辜之人!没想到一个统领几十万大军的领袖,看完全剧惊讶的发现他只杀过秦人!这大约就是那时候纯粹的“贵族精神”吧。



这部剧是通过人的斗争所展现出来的现实与理想的辩证。在那个宏大的历史时代背景下,通过刘邦沧桑声音的娓娓道来,描述这一个个悲剧人物(关键在于每一个人都是悲剧!不知是否是刻意为之。)而慢慢铺陈开来剧情,以小见大。

虽然是从情出发,却不主观随意,并没有在剧中有太多的导演编剧主观的臆测或是更改事实。而且全剧竟无一句废话,没有一丝多余的行色。使得这部剧惊人的凝练充沛,观众一直绷着一根弦,看完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最后就是关于精神和信念,刘邦死前一直念叨的:噩梦,即便十多年了鸿门宴依旧是一场噩梦。让我觉得与其苟且存活位极人臣,不如磊落坦荡一死尚不愧对天地良心。很多东西不是自己的,强求来也没用,而且早晚会用别的方式等价甚至翻倍的偿还回去!

“修史的人要对得起历史,否则我们的后人会在你们的历史中看到什么?!”这句萧何的台词让我觉得这是不是在怼司马迁呢?也是在警醒学术界的学士们,踏实地做好这些思想的东西,若没有坚定信念,便容易遗臭万年,呜呼哀哉!